梁实诚在他这个年纪就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电动汽车公司,这对一般人而言已经算得上人生巅峰,但梁实诚并没有因此放下脚步。
一来电动汽车公司只是他的一个跳板,是梁实诚实现自己计划的一个环节。
二来梁实诚作为一家技术攻关类公司出来的员工,深知技术公关这件事的重要性。
像电动汽车公司这样的大型生产公司,想要得到发展,是否拥有解决各种问题的能力是非常关键的。
简单的说一家靠卖以技术为卖点产品的公司,必须拥有一个强大的技术攻关团队。
这个团队的特点是,又可以被形容为,什么都能造,什么都懂,什么问题都能解决。
当产品推向市场后,如果遇到任何情况和反馈,都可以在第一时间内拿出解决办法,改造现有产品,或者开发新设备解决问题。
这是国内目前和国外大公司的主要差距,也是从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关节的环节。
国人一项不缺乏把产品大规模生产,并竭尽所能压低价格的本事。
可是在新产品的开发,新问题的攻关上却差一步。
为了把自己的公司变成世界的领跑者,同时也是为了公司的未来,接下来梁实诚需要拥有一个给力的技术攻关部门。
而这样的部门又极其依赖顶尖的天才工程师,那种能以一敌百的。
在这个领域内有一个很残酷的现实,同样是人,顶尖的工程师和普通工程师的差距有时候不止是十倍百倍的问题,用比尔盖茨的话说而是一万倍乃至更高的差距。
甚至都不能用倍数来形容,某些情况下直接是能与不能的问题,拥有顶尖工程师就意味着最终可以办到,不然就算集中再多普通工程师给再多时间也想不出那种精巧的方案,那种一鸣惊人改变世界的产品。
入局电动汽车公司的过程中,梁实诚的很多想法得以有机会展现,但同时他也深刻的感觉到公司技术攻关方面实力有所欠缺。
如果按照现在的情况发展下去,成不了马斯克那样的传奇企业,也无法实现他关于黑科技的种种愿望。
现在公司里很缺人,缺牛人,为此梁实诚打算暗地里成立一个特殊装备研发部,专门用来搞技术攻关,当然这个部门只属于他一个人,所有成员只与他本人签订终生劳务关系。
但是目前这个部门里只有梁实诚与王凯两人······
在如今的国际大环境下,梁实诚深感这样的一个部门的必要性,因为结合历史经验,他能预感到,国内超级企业的发展绝对不会一帆风顺,各种技术迟早会被卡脖子,到时候拥有自主的各种技术就显得格外重要,自己的企业掌握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种必然。
不过对于梁实诚而言,特殊装备研发部的作用不止于此,在忙的时候这个部门可以用来给公司提供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案,在闲的时候又能根据梁实诚自己的想法研发各种装备。
后者才是梁实诚真正的目的,及是他儿时的梦想,又是现在身体的迫切需要。
想造什么,就能造什么,人才是第一重要的事情,其次才是钱的问题。
只不过现在梁实诚在这个问题上几乎还是一个光杆司令,就连他开发的引以为豪的自动驾驶系统的一些优化与升级都得全靠自己一个人完成。
完成公司的并购工作后,梁实诚决定在医院里给自己放一个假,不过他依旧没有闲着,依然在完善程序。
“高速公路上,车的前方遇到了一辆卡车,卡车因为故障停了下来。
卡车车厢上画有图案,可巧合的是,车厢上的图案画的是蓝天白云,并且与此时的天空几乎一模一样。
于是系统就没有成功把卡车识别出来,最终撞了上去,酿成惨祸。”
梁实诚的病房内,一大群人围坐在他的身边,这群人是高价从各地请来的科幻作家,他们的工作是内容是尽可能地发挥想象力,设想出各种稀奇古怪的车祸场景。
而梁实诚本人同样也在工作中,他的任务是把这些人的想法中比较靠谱的记录下来,并在笔记本上修改自动驾驶程序的代码。
“很好,就这样,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点子。”
尽管刚才的人,设想的这个场景非常荒唐,但是梁实诚还是对他给予了表扬与肯定,这正是梁实诚所想要的。
入院后的梁实诚并没有完全懈怠下来,脑部的病症对他而言,已经习以为常,他知道哪些时间段是可以继续工作的,哪些时间段必须休息。
机器会完美遵守交通规则,但人不会。
看似简单明了的交谈规则之下,却是各种花样繁多的出事故办法。
所有研发无人驾驶系统的公司都投入了巨资开发自己的系统,但是目前无人驾驶的事故率是有人驾驶的5倍以上。
风神35使用的是类人思维的AI,如果能做到比人类还要低的事故率,作为无人驾驶系统,无疑是一大卖点。
上市前的测试大多是在比较理想的环境下进行,上市后就要经受真实突发情况的考验了。
目前这套无人驾驶系统的运行总时间不长,暂时还没有出大事故。
为了保持这个传奇,梁实诚和他的团队并没有闲着。
去年已经有135万人死于车祸,那么即便再优秀,出事故的那天迟早会来吧。
AI的优势是,不会喝酒不会疲劳,缺点是判断能力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