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两人又开始商量如何给全民接种问题。
孙思邈说道:“培育牛痘倒是简单,难就难在如何给几千万人接种。其实直接把方法公布出去,让各地郎中自行接种才是最好的。”
陈景恪却摇摇头,严肃的道:“此法必须有朝廷统一去做,决不可假手他人,哪怕慢一点。”
孙思邈马上就明白了他的意思,眼皮子跳了几下才说道:“确实,天花乃剧毒,任何一个环节出问题都会酿成重大恶果,必须朝廷统一去做。”
他原本的意思是,有点不满李世民故意隐瞒天花疫苗,拖慢了接种的速度。
现在经陈景恪提醒顿时就明白了其中的复杂之处。
很简单,牛痘说白了就是牛感染天花,虽然毒性较轻可那也是天花。
最可虑的还是有人弄虚作假,为了赶任务虚报接种数字,或者直接恶意传播人类天花病毒导致传染病大流行。
有朝廷统一出手,虽然接种速度慢,但可以保证安全性。而全民接种疫苗这种事情,最重要的就是安全。
然而事实上李世民根本就没有考虑过安全性的问题。不是他不在意,而是全民接种疫苗是前所未有的事情,他不了解是很正常的。
他隐瞒疫苗的原因只有一个,利益。
如果直接公布疫苗的真相,大家只会感激孙思邈,而不会感激朝廷。
如果由朝廷统一接种,这件事情就变成了朝廷主导完成。百姓就会念朝廷的好,从而达到收买民心的作用。
对外也是一种强大的威慑武器,逼迫各国签订城下之盟。
对于他这种一辈子都在玩政治的人来说,天花疫苗能做的文章实在太多了。
《踏星》
只能说他的这种行为恰好保证了疫苗接种的安全性,也算是歪打正着。
另一边李世民看着各地收集来的民情社情,也非常的高兴。
“看看,看看,天花疫苗一出各种牛鬼蛇神都偃旗息鼓了。”
长孙无忌笑道:“据说士族开始全面退缩,已经不再和之前那样四处奔走,人口清查工作的进展也变得更加顺利。”
唐俭附和道:“确实如此,根据各地清查组的汇报来看,有望年底拿到真实的人口数据。”
“不查不知道,这查下来真是让人触目惊心。至今已经清查出被隐匿人口七百余万,据推测还未清查出来的也不少于这个数。”
李世民脸色顿时就变得很难看,这些人口都是税收和兵员,却成了士族豪强的财产,他自然高兴不起来。
“很好,我的许诺不会变。人口清查工作完成之后,所有参与的吏员赐予官身,拥有官身者连升三级。”
朝廷这一波为了清查人口动员了五千余名官吏,李世民这一道命令相当于是直接为大唐增加了五千多名官员。
要知道大唐现今官员总数才一万四千余人,这一下就多了三分之一。
不用担心戎官问题,也不用担心官员俸禄之类的。
且不说大唐的官员数量本就严重不足,增加五千人都填不满这些窟窿。
就说多出来的这一千多万百姓,也需要官吏去管理,完全不用担心会出现宋朝那种戎官现象。
顺便说一句,宋朝的戎官现象也不是科举造成的。
科举三年一次,每次取三百人。把恩科之类的全算上,按照两年一次,平均每年才增加一百多人,怎么可能戎官?
真正造成戎官恶果的是恩荫制度,七品下令每年能恩荫三名亲属为官,是每年三名。
三品以上大员和宰相就更夸张了,每年能恩荫十名亲卷为官。
当十年县令就能恩荫三十名亲卷,当十年三品以上大员,那真就是鸡犬升天了。
虽然恩荫出身的官员只能当小官,无法进入部堂,可小官也是官啊,要吃朝廷俸禄的。
于是就出现了官多职少,戎官严重的现象。
到了明朝朱元章改变了规则,取消了低级官员恩荫亲卷的资格,宰相每年也才能恩荫一个人。
所以明朝的科举制度比宋朝的更加严谨,取士也更多,却没有出现戎官现象。
言归正传。
李世民之所以把这五千余参加人口普查的人转为官身,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们的出身比较低。
基本都是地方富户、寒门子弟,有些甚至就是能识字的穷人,这些人进入官场会冲击士族豪强官僚体系。
可以说李世民早就算到了一切。
然后他又问孔颖达道:“孔祭酒,学政建设怎么样了?”
孔颖达明显很高兴,笑道:“各地方的学堂建设阻力大减,很多一直都没有进展的地方,也终于有了松动。”
他作为国子祭酒是学政体系的第一责任人,可以说是劳心劳力,人都苍老了许多。
可他甘之若饴。
孔子有教无类,他这个后世嫡孙推行学政体系,算是向先祖看齐了。
且学政体系使用的教材是弘文馆版的九经,而他又是最重要的编撰人之一。
推广学政体系的同时,又把对先祖学问的解释权给抢了回来,一举两得。
说他是甘之若饴,一点都不夸张。
李世民点点头,问道:“先生培训的如何了?何时能开学?”
孔颖达说道:“有约三分之一的州县可以在九月份准时开学,剩余的只能等到明年初了。”
“到也不全是地方官吏不配合,更多的还是先生的配备不到位。学政乃国之大事,宁缺母滥。”
李世民很是满意的道:“不错,教育关系国家兴亡,宁缓母急。”
说着他又让任封取来厚厚的两摞书,指着其中一摞道:“这些书你翻看一下,是否可以作为蒙学书籍使用。”
孔颖达取过来一看,顿时就知道这些书的出处了,道:
“这是紫霄观使用的蒙学书籍,臣倒是也拜读过确实有优越之处,尤其是在数学上的创新让臣都为之惊叹。”
说到这里他话锋一转道:“然臣以为也就只有算学可取,其余书籍可有可无。尤其是拼音,臣实在看不出太大的用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