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郑殊有这种强烈的求知欲,姨父刚要开口说,这时候厨房里的阿姨放下了手里的勺子,顺带关闭了燃气灶。
“这个我来说……”
姨父往旁边挪了挪位置,阿姨坐着娓娓道来。
曾经,在还是首尔还叫做汉城的时候,那个时间段半岛刚经历过一场经济巨变!
当时的半岛人到现在估计都不想回忆起当时的情况,住在仁川的的她,因为当时的巨变,已经婚后几年都没有出去求职工作的她,也不得不踏向了汉城进行求职。
当时的姨父也已经丢了原本在大公司上班的工作。
要知道姨父已经是熬到了部门主管的位置,可以说已经是在公司里也算是中层人员,也没有逃过裁员的厄运!
叡仁已经出生,一家的生计都需要维持,好在是受过高等教育的阿姨,在那个时间段,她觉得应该去做点什么。
阿姨选择了去汉城!
可当她到了汉城求职才发现,情况上也没有比仁川这儿好上多少,所以阿姨到了那边,只要能有差事可以做,哪怕是送报纸,送早餐牛奶等等她都愿意去做。
最后甚至到了一些社区做保洁员,只要咬咬牙,一天连续兼职两三分工作还是能撑住的。
整个国度都面临的情绪的低迷,而那时候半岛的旅游业也没有像今天营销得如此成功,来到暗道工作的人更是屈指可数。
阿姨也没有想到,自己去一个社区服务的时候,遇到了一个说韩语并不是那么清楚的女生,那时候的她手边还牵着一个孩子。
好在阿姨当时还是有一丝恻隐之心的,因为她也剩下叡仁才没多久,知道带孩子的不容易,尤其在看到女生身边没有丈夫出现的时候,她上去帮忙,经过她也不是很流利的英文与女生沟通后总算是知道了她的诉求,并且帮她解决了社区上的事情。
女生很感激阿姨,也因此二人结识后,逐渐的随着阿姨来社区打扫的次数增加,女生逐渐的跟她成为了朋友。
在交谈中才知道女生是华夏人,阿姨也很聪明,没有去询问关于她为什么单独来到此时的半岛,如果只是移居的话,澳洲、大洋彼岸的枫叶国或者美利坚,或许是许多人的首选。
女生的英文水平很好,在这个二十一世纪初年英文水平好的,再加上如果稍有学识的人,怎么也不至于到这种情况下的半岛来生活。
不也也是因为这样,阿姨教她韩文。女生也帮阿姨恶补了以前学了就忘的英文,逐渐的阿姨重拾英文水平以后凭借自己的努力,任职了一家公司的翻译,慢慢的过得不错。
这种友谊也持续了一年多,随着阿姨准备返回仁川当一个社区的协调员,她极力建议女生跟自己移居到仁川。
女生也答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