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事有利有弊,具体要如何做就要看个人的抉择和取舍了。
如果是日常交往,左哲可以做到虚与委蛇,暗暗的发展自己的力量。但是,这里毕竟是意志层面的较量。对于个人意志的设定,是容不得有半点委曲求全的。如果真的委曲求全,那就意味着个人的意志如此。
“等等。”深吸一口气,左哲想起了太极,以太极想到了一个道家很有意思的理念。
“上善若水。”
在古代人看来,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但在左哲看来,这里的“水”,并不是化学成分上的“水”,而是泛指液体。不,或许不仅仅如此。水在标准大气压之下,从0摄氏度到100摄氏度之间才是液态。在温度降低到0摄氏度以下时,水就会化作寒冰,成为固态。而在温度超过100摄氏度时,水就会化作蒸汽。当温度再度提升,高温高压的水蒸气就会化作等离子态,蕴含着让人巨大的热能!等高温高压的水蒸气进一步提升温度和压力,提升到数百乃至上千摄氏度的高温时,那时候的水就会变得让人恐怖而暴虐!
所以,“上善若水”的真正意思,并不应该局限在“水为至善至柔,水性绵绵密密”上面。真正的精髓,在于水的多变。而这一特点,也不仅仅局限于水上。因为不管是什么物质,只要温度和压力合适,都会存在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超固态等多种形态。
“所以,我真正认同的并不是太极,也不是其他人的意志,而是改变吗?”心中沉吟,左哲想起了一本奇书,《易经》。其中,易经的“易”字,核心意思就是“变化”。相比于“太极”这种总结世界规律的概念,《易经》更像是在太极基础上做出的行为准则的指导书籍,让们知道如何面对世界规律,并以此做出相应的改变。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说到《易经》,就无论如何也避不开这两句振聋发聩的名言。而“自强”与“厚德”,也正是《易经》想要给人们灌输的行为准则。
左哲不知道《易经》与“太极”的来历,但左哲却知道越是大道理,也越是朴实无华。古人或许在科技方面远不如现代人,但却不代表一无是处。在对世界道理上面的理解,古人和现代人的差距并不大。至于最核心的道理,古今甚至不会有什么区别。现代人科技发达,但依旧是人。古代人窘迫落后,却依旧是人。只要是“人”,彼此的核心认知差别就不会太大。
如果不是遭遇困境,迫切无比的想要改变,左哲是不会想这些东西的。而如果不是遭遇困境,左哲或许还会浑浑噩噩的过日子。困境带给左哲的不仅是危险和万劫不复的死亡,还有可能是原本遥不可及的突破和升华。
个人的意志因为思想而得以确定,浑浑噩噩的意志在此时发生了变化,变得有模有样了起来。这一刻,“神器掌控者”这条隶属于太极法则的基础法则终于发生了变化。因为只是太极法则的外围和初级法则,神器掌控者并不是不可以修改的。实际上,大部分神魔的法则,都在太极法则的基础上改造而来的。与太极法则沾边,则意味着同出一脉。但与太极法则渐行渐远,则代表各自相对的独立地位。这就像是周王朝的分封制,最开始时大家伙都是出自一脉,而后彼此不同发展而衍生出了不同的族群和诸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