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逍遥江山 > 第2703章 沧海不回应怅望

第2703章 沧海不回应怅望(1 / 2)

 推荐阅读: 妖域天兵 最强萌宝:团宠妈咪是大佬 豪门盛宠:总裁,宠妻上瘾 破尽诸天世界 掌上娇 花都御医 特工王妃之凤凰令 神秘行者 洪荒:开局成了吕洞宾 香火炼神道
最新网址:hbcjlp.com

这还不算那妖道与娘娘明里暗里给的赏赐,合着算起来如今的他竟有八万两之多了,陡然拥有了这么多的银子,让他一时不知如何是好,最后还是王振给了主意,做太监的也没了儿女,没了家人,所依靠的无非是皇上的信任,可帝王的心思喜怒无常,今日宠信你,明日没准儿要了你的老命,所以靠皇上能靠一时,靠不了一辈子的,人都有老的一天,皇上不例外,太监也不例外,等到人老体衰,被赶出宫来,没了儿孙,没了家人,没了银子下场岂不是凄惨无比,所以这人要给自己留点什么,留下什么好,人活一世所图的不是有一座宅子,有一个伺候自己的老婆,再有几万两银子,那就是最好不过了。

对王先生的话,刘林是深信不疑了,这不,这天儿刚刚入了冬,他就寻着机会出了一趟皇宫,与人一番讨教还价后,用六万两银子在灯口街的闹市上买了一座宅院,非但如此他还学人娶了几房如花似玉的妻妾,这些女子都是来自小楼的苦命女子,姿色谈不上一流,但伺候人的功夫却是一流的,他是个太监也做不了什么,平日里躺在床上也只是摸摸抓抓的勾当,每次弄得那些女子哼哼哈哈,却做不了真事,没少被这帮飞扬跋扈的女子鄙视一番,对他的打击可不小,为了能活出男儿气概来,他暗中没少打听神丹妙药,希望有朝一日能做个真正的男人。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几个月的打探,他终于从王振口中听说道家有这个本事,这些道士会炼制一种红阳丹,这种丹药以阴阳二气炼制可以让人起死回生,还说世间万物都是阴阳二气生成的,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壹体两面,彼此互藏,相感替换,不可执一而定象。二者虽无定象,随道而变,上皆可为道,下亦可为器。道用无穷,处处有之,因用而论。用即出,阴阳即定,二者虽定,亦随时而变迁。故曰:阴阳不二,以壹而待之。壹者太极是也,统领二物,相互作用,运化万千。这些话儿他听不明白,但有一点他是知道,自己少了阳,得补阳,所以他秘密寻到了妖道,这妖道本给皇上炼制丹药的,在宫中自问身份高,对寻常人多是呵斥,刘林寻着他的时候说了不少好话,他才答应炼制这还阳丹,但有一个条件,那就是让皇上重新吃丹药。

与这妖道的心思,刘林岂能一无所知,所谓的天师,其实不过是炼丹的道士而已,只因寻到了道家炼制丹药的秘诀,便自吹自擂得到了天道,其实根本没一回事,入宫做了天师那是因皇上想要御女,想要长生不老,他们才有存在的价值,一旦皇上听了劝,放弃了长生之道,那么他们就毫无利用的价值,身为天师,当然要死死的抓住皇上,可皇上也不是他说见就能见的,他们得寻一个帮自己说话的人,而皇上身边的太监毫无疑问是最合适的人选,所以历代天师与太监都有联系。

对于妖道的这个要求,刘林起先是不想答应的,与妖道一样,他们这些做太监的所仰仗的同样来自皇上宠信,没了皇上他们这帮无依无靠的太监什么也不是,身为宣宗目前最信任的太监,其身份地位自是不言而喻,于公于私他都希望宣宗长命百岁,前些日子杨峥入宫劝说的那一番话儿,刘林到是觉得这才微臣的本分,所以不自觉的也把这些话儿当做了每日必须遵守的条例了,如今被妖道提出来,难免有些犹豫:“非要如此么?小杨大人说了太师这些丹药里含有毒药,红铅乃妇人经水,阴中之阳,纯火之精也,而以投于虚火燥热之疹,皇上身子骨弱,可不能多吃?”

妖道道:“那杨大人学问是不错,可未必知晓这丹药的好处,咱们道家的丹药以金石为料,配制成药饵,做成长生不死的金丹,人吃了大有好处,昔日方士李少君“化丹沙为黄金”以作饮食器,就是烧炼金丹。东汉魏伯阳着《周易参同契》,用阴阳论述金丹,被誉为“万古丹经王”。东晋葛洪对当时流传的外丹加以总结,着《抱朴子》一书,将外丹分为神丹、金液、黄金三种,并称金丹为药,烧之愈久,变化愈妙,百炼不消,毕天不朽,人若服之能令人不老不死,丹药一旦炼制成功足以长生不老。皇上的那点小病有算得了什么呢?”

这一番话若是糊弄寻常的百姓或许还能打动人,可刘林毕竟是在宫中生活了将近三十年,宫中听得最多的出了层出不穷的勾心斗角之外,就是这些丹药传闻了,早在十年前仁宗爷驾崩的时候,他就听人说了,仁宗爷就是吃丹药才死的,除了仁宗爷,还有唐太宗,这位人人赞扬的好皇帝晚年,由于身患重病,服用中天竺方士炼制的“延年之药”,导致病情加重而死,年仅五十岁;后来的皇帝唐宪宗本来也是一位不错的皇帝,曾力图唐朝中兴,可四十来岁就遍找长生不老的偏方,最终由于服用丹药中毒,数月不能上朝。虽然最后是被宦官害死的,但如果不被害死,也活不了多久了;唐穆宗即位后,惩办了为宪宗炼制丹药的方士,但后来他却重蹈覆辙,服用丹药,三十岁就中毒而死;武宗服丹药后,毒热难忍,脾气变得喜怒无常,临死前连续十天不能说话,死时年仅30多岁;唐宣宗是晚唐时期一位比较有作为的皇帝,有“小太宗”之称。他即位以后,立即杖杀和流放了用金丹毒害武宗的道士赵归真、轩辕集等人。可后来他也开始服用仙丹。由于中毒太深,背上长出了脓疮,最后,宣宗带着金丹之毒踏上了黄泉路。

当然了,也不全都是坏消息,好的也有,唐高宗曾于开耀二年服食丹药;武则天晚年服用过道士胡慧超的丹药;唐玄宗也曾命道士在嵩阳观炼丹,安史之乱退为太上皇之后,玄宗仍念念不忘金灶烧炼丹药之事;晚唐的文宗也曾服用过丹药,不过,他服食了郑注炼制的金丹之后,病情还有所好转,不知是真是假,总体而言,这些丹药可都堪比阎王爷的催命符,谁碰上了谁就早死,宣宗身子骨弱,再碰丹药,谁知会不会步入后尘,他一个太监无权无势,没了皇上宠信,他的日子如何不用想也能知晓一二?”

妖道今日带着使命而来,眼看刘林犹豫不决,立即使出了杀手锏:“公公十二岁入宫,如今在宫中三十年了,三十年来公公就没想到坐一回真正的男人么?”

这话儿宛如一把匕首一下子刺中了刘林的心脏,让他浑身颤抖了一下,三十年来他无时无刻不想着做一个真正的男人,寻个自己疼,自己爱的女人肆意妄为一番,可他却是个太监,本来注定了这一辈子不可能成为真正的男人,如今老天爷给了他这个重新做男人的机会,他如何能放弃,他犹豫了好一阵,终于还是抵挡不住做一个真正男人的诱惑,决定答应妖道的要求,反正没了这个皇帝,寻下一个便是,他们做奴婢的,生来便是伺候人的,伺候谁不是伺候。这么一想便觉得这事儿也没什么了,当然了,这事儿可不是小事,皇上要不要吃丹药,得靠皇上...[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若不是杨峥一向忠君的表现,宣宗甚至怀疑,这一套养生诀是否有用,眼看身子骨一日不如一日,宣宗坐不住了,不得不打发刘林去寻胡天师了。

就在刘林与胡天师达成密谋的第二天,胡天师就秘密见了宣宗,当然了出于对杨峥的信任,宣宗对丹药危害性还是存在一点质疑,毕竟是关乎自己的性命,容不得他不谨慎,面对皇上的质疑,胡天师倒也没否认,并且大言不惭的提出了一种叫犬咬人引起的病症。大意是犬就是疯狗。人被疯狗咬了,非常痛苦,病人受不得一点刺激,只要听见一点声音,就会抽搐痉挛,甚至听到倒水的响声也会抽风,所以有人把疯狗病又叫做“恐水病”。治疗这种疾病就要以毒攻毒的法子,《黄帝内经》里就说,治病要用“毒”药,没有“毒”性治不了病。疯狗咬人,一定是狗嘴里有毒物,从伤口侵入人体,使人中了毒。能不能用疯狗身上的毒物来治这种病呢?当然可以,因为疯狗身上的毒对自己种下的毒就是最好的解药,同样的道理,丹药有毒不假,可毒药也是一种治病的解药,皇上的身子骨要的就是以毒攻毒,这一番闻所未闻的解释,让宣宗将信将疑,为了让宣宗取信自己,胡天师当即表示自己会尽快炼制一种新的丹药,效果会更好,服满一百曰,皇帝就会病体痊愈。宣宗起先还有几分顾虑,可几日的胡来,身子骨着实虚弱的厉害,生怕再这样下去,难免引起群臣的警觉,再入宫一次,彻底断绝了自己好不容易寻来的寻欢作乐的机会,当即寻了两个宫外女子试了试,结果这两女子非但安然无事,而且精神极好,被自己折腾了大半夜都不喊累的,这下宣宗算是彻底放下心了,当日便吃了一颗,不得不说这种重新炼制的丹药药性的确好了许多,刚吃下去就觉得浑身热烘烘的,手脚也不再冰凉,寒冷的冬日,他也不觉得冷,浑身仿佛有用不完的劲儿了,为了让群臣放心,他在第二日一早破天荒的来了一次早朝,处理了积压多日的政务,还借此机会罢免了一些无事生非的官儿,将往日I雷霆手段通过这一日的早朝彻底展现了出来。

良好的效果,让群臣大感放心,认为皇上老人家已彻底走出了疾病,在这一片大好的形势下,宣宗算是彻底放开了,当晚就胡天胡地了一回了,比起往常完事后,浑身跟散了架子的感觉大不相同,这一次非但没有这个感觉,整个身子骨也轻松了许多,就连平日不怎么吃的膳食也多了几倍。

种种良好的迹象让宣宗对胡天师的丹药深信不疑,他相信只要自己日日服用,定能药到病除的,为此每日的黄昏,他便会派刘林赶往的胡天师的丹药房取每日一颗的丹药,对于这种神奇无比的丹药,宣宗已有了离不开的感觉,每日不吃上一颗便觉吃什么都不香,做什么都没劲儿。唯有吃了丹药,浑身仿佛有用不完的劲儿。

这种良好的效果,往往一夜风流后的早晨,宣宗总会忍不住对着身边的女子问道:“朕昨晚可精神?”

那些女子总是羞红着脸,说了声:“皇上可比十几个男人都精神?”

每次这个时候,宣宗总显得十分高兴,为了辨别真假,他连太监都不放过,笑着问道:“你们看朕是不是很精神?”

太监恭维的道:“皇上一直很精神!”这个回答让宣宗十分欢喜,为了展现自己这种精神,从吃丹药的这几日开始,他开始早朝,往日挤压下的奏折也在一夜之间彻底批阅了出来,这还不算宣宗还有意巡视边疆,若非群臣怕出什么乱子,加上刘林、天师的苦劝,宣宗才打消了这个念头,但谁都看得出皇上的精神的确好了许多。

这种良好的局面,让宣宗对天师的丹药以及天师的为人彻底信服了,日日遵循吃上几颗。

当然了,提出疑问的也不是没有,三杨就说皇上天天面色泛红,精气神旺是旺盛,可旺盛过了头,要让萧太医入宫给皇上瞧瞧,是否哪里出了问题,也好对症下药。

对于三杨的要求,胡天师哪敢答应,自己的药物用了什么自己最是明白,这种事情骗得了皇上,却骗不过萧九的医术的,只需萧九入了宫,见了皇上这事儿就要真相大白了,可又寻不到不让太医入宫的理由,一时好不紧张,连夜去了一趟司礼监寻了王先生。

要说还是王先生是聪明人,人家只是在书房里那么端坐了一会儿,就想出了一个绝妙的法子,用他的话儿说这事儿也不难办,天师之所以称作天师是在于天师的本事,天师,尊称岐伯也。天者,谓能修其天真;师乃先知先觉也。言道者,上帝之所贵,师所以传道而设教,故称谓曰天师。用王先生的话说,天师既是一个上知天文、下极地理的原始宗教大师;又是一位多才多艺、才智过人的博学家,知晓天道一点都不奇怪。胡文也是个聪明人,王先生的话虽没说透,但他却心里明白,天师这个尊号,就是组织太医入宫的理由了。

当日,天师就选择了吉日吉时净身(斋戒沐浴)净口(禁荤酒),虔诚焚香祝告,三拜九叩,上疏奏表、开坛做法,请神明后,敕净水,洒法坛,踏罡步斗,念动咒语,开始扶乩请示天道了。他先命人准备了一个细沙木盘,然后亲自挑了一只桃木和柳木合成的木笔,在默认的沙盘上,由他亲自挑选的鸾生执笔挥动成字,并经唱生依字迹唱出来,经记录生抄录成为文章诗词,以便随时接受天道。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