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听说南方一带突发洪水,百姓们收成无几,难民四窜,太子本在书院禁足,他主动请缨去赈灾,还自掏腰包一千两银子,以资赈灾之用。
渔夫很是唏嘘的道:“公子,你有所不知啊,朝廷的赈灾粮,哪有分到我们的手里,官家每天只施粥一次,水多米少,米店的米价同时疯涨,根本不是我们普通老百姓买得起的。”
说到这,他长叹了口气,“好多村民都逃难走了,我们一家老老少少的,走不了,这才留了下来,冒险打渔为生,能活一日是一日啊。”
听到这境况,梓萱不禁倒吸了口凉气,她记得就在前几天,皇上还专门表彰过太子赈灾一事,她因为打心眼里厌恶太子,所以甚少关注和他有关事。
没想到太子所谓的赈灾,不仅没解决问题,还搞得民不聊生,连皇上都被他蒙在鼓里。
梓萱很是气愤,道:“难道就没人去京都告状吗?”
渔夫道:“怎么没有啊,但是去京都的路都被官兵封死了,百姓们,除了往远离京都方向的西方难逃,再别无选择。”
梓萱叹道:“难怪我来的时候,每个关卡都有重兵把守。”
她原以为那些官兵是为了找自己,虽然他们都没认出自己来,但因为自己而兴师动众的,心里很过意不去,没想到他们竟是为了阻拦上京的难民。
好一个山高皇帝远啊,太子把难民阻在穷山恶水的地方,皇帝自然是闻听不到民间疾苦。
渔夫道:“唉,公子啊,这方圆百里内,不见人烟,地势平坦的河面,官家不让打渔,我们迫于无奈才来此。”
他说这句话的时候,坐在舱内的妻子假装咳嗽几声,引起他的注意,瞪了他一眼,示意他别说了,免得给家里惹麻烦。
那渔夫笑道:“浑家无妨,无妨,这小公子不像坏人,我们和他也算是有缘。”
他对梓萱说道:“别见怪,我们这些没钱没势的小老百姓,都不愿意给自己惹麻烦。”
梓萱笑了笑,表示无碍的罢了罢手,她意念一动,把手伸进袖兜里,拿出一半的干粮和果脯,送给渔夫的老婆。
渔民夫妇渴望的看着那干粮,但却拒绝道:“公子,你上山比我们更凶险,还是留着自己吃吧。”
梓萱能看出,他们已经好久没吃到过粗娘,那眼神就能说明一切。
她真诚的道:“您就收下吧,我们萍水相逢,这算是我的一点心意,拿回去给老人孩子吃也好。”
渔夫还是再三拒绝,直到见梓萱有生气的意思,才终于收下,渔妇很是感激的谢过梓萱。
“无碍。”梓萱道。
那渔夫感慨了一声,道:“公子,你既然执意上山,老汉没啥送你的,但每日卯时,我会来此收网,你若还活着,就下山来。”
说罢,他一边划桨,一边小心翼翼的从兜里扔给梓萱一个竹哨子,道:“你吹哨为引,老汉定当来寻你。”
梓萱收好哨子,感激道:“多谢老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