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刘仁牵引的灵气退离身体,床上的少年手指微微翘动,看上去有了转醒的迹象。看到床上少年似乎不再陷入昏迷,一旁七八岁的男孩露出喜悦的笑容。
满怀欣喜地对着刘仁说道:“先生大才,多谢先生救我兄长一命,待兄长转醒定有重谢。不过这几日烦请先生在驿站住下,帮我兄长稳定些病情,我们也好早日返往洛阳。”
刘仁装着仙风道骨的模样,不卑不亢地回道:“小公子过誉,谢礼便不必了,我等乡土之人就免了罢。虽说贫道不是甚正经人,呸,不是甚救世名医,但毕竟救人于我等修道之人而言,也是应有之举。定会尽力而为,我就暂且住下,为大公子调养一番。”
刘仁的话听着奇怪,让小男孩不甚理解,虽然对于“正经人”一词有着些许疑惑。
但面不漏声色,笑着说道:“先生客气了,虽说先生不是什么正经注传的大才。但先生医术高超,仁德之声早已传扬乡里,之前这乡内里正一个劲地夸赞先生仁德,先生切莫自谦。”
听着男孩的夸人话,刘仁觉着有些奇怪又说不出来。喂喂,什么叫不是正经注传的大才,虽然我可能文采可能并不出众。但我可是能培养猛将暴打吕布,收服良士整顿朝纲的不世之才,你年龄小我不和你一般见识。
刘仁心里吐槽着眼前的小屁孩,但表面上装出一副飘飘然、淡然物外的样子应和几句。
闲谈几句后,眼看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小男孩吩咐一直站立一旁的仆人带刘仁前去歇息。刘仁拱手向其示意后,随着仆人往住处行去。
刘仁想着晚上是不是要偷偷进入主室,去探探那个床上快要清醒的家伙的底,不然出现了意外可是不行。
打好注意,又准备问问这仆役有关这两小家伙的事。为了不显得突兀,就从那个像是太监的男人问起吧。希望自己猜想是对的,这样也能省去很多事情。
在院子内行廊中穿行着,刘仁好奇地向为自己带路的侍者询问起领自己进驿站的男子身份。听到询问,仆役并不觉得奇怪。
毕竟普通人没见过与太监类似的男人,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而且在主室侍奉一天的仆役自然知道面前的男子是主人的客上宾,自然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一路上二人闲谈几番,到了安排好的住处外,仆役行礼告退。
刘仁慢慢推开房门,进入房内,寻了一张椅子坐下。回忆着之前仆役与自己的谈话,思索了起来。
原来那个领自己进驿站的男子就如自己所想一般,是个太监。这个太监是皇帝赏赐给这两个小家伙的,用于照顾他们的日常起居。
如此说来这两小家伙身份可不一般,随着继续追问下去。
刘仁弄清了两个孩子的身份,大一点的叫刘范,小一点的叫刘诞,两人是正儿八经的汉室宗亲,根正苗红可不为过。二人父亲为刘焉,是鲁恭王刘馀之后。不仅如此,他们的父亲还是个英年才俊,年轻时就在州郡任职。
如今在朝位高权重,担任太常兼领宗正,十分受皇室宠幸。不然也不会让其担任宗正太常,且还赏赐宫内的侍从仆役。
了解了两个小家伙的身份不同寻常后,刘仁的心思更加活跃起来了。
虽说自己并不知道刘焉是哪个汉末诸侯,但宗正这官职刘仁还是早有听闻。这个职位就是管理整个皇室宗亲的,那权利之大不可想象啊。
况且我要寻个天下共主,从宗亲里面选也不错啊。毕竟汉室江山,名正言顺的多好,我也来个匡扶汉室也不是不行。心里如是想着的刘仁,慢慢在脑海中策划“显圣”的方法。
由于刘仁自身的历史知识薄弱,并未明白太常这个职位在东汉的重要意义。
这个职位可是与培养、拔擢通经学的官吏人才有关,这可是扼制住士人咽喉的重要职位。比起掌管宗亲的宗正,太常这个职位要好出不少。
毕竟宗族内的事情可大都只是些族内争吵,几乎与朝政无关。这种远离朝堂之职,就只能捞捞些许油水。
这些许油水还不如那些巡视地方的小官小吏来的多,毕竟宗室内也不全是家财万贯之流。而那些地方官员长期収刮民脂民膏,虽不说富甲天下,但也是冠绝一州。
到了晚上,刘仁用灵气敛去自己的声息,从屋顶慢慢向主室靠近,一路上踩着瓦片却没丝毫作响。
到了主室的屋顶时,刘仁趴在屋顶上环看底下侍卫的部署。
看清侍卫所在位子后,选了一个隐秘的地方作为落点。随后从高高的屋顶缓缓落了下去,没响起一点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