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张佳扬和往常一样准时来到未央宫内,看到刘彻在聚精会神的翻阅一些奏书,一卷卷的板牍摆满了书案,韩嫣也在一旁忙前忙后的照顾着,还时不时的说道:“陛下,还是不要累着了,我们好久没有到郊外练武去了,看要不要出去放放风。”
刘彻头也不抬的回答道:“你说的对,但帝王要以国事为重,今天这些正事做不完就不能出去。”
“诺,陛下说的有理。”韩嫣无奈地退后几步站在了旁边。
刘彻马上又吩咐道:“韩嫣不要在这里愣着,你也取一部分奏书帮我粗筛一下,挑拣有关国家社稷安全的先给朕看。”
“诺。”韩嫣左看右看,不大一会儿道,“陛下,这是边关急报,匈奴时不时扰乱边境,边郡郡守四处查看情形,推测可能是匈奴小股部落肆意侵扰,边郡暂时进行加固防守,请陛下指示。”
“拿来朕看。”刘彻急迫拿过奏书浏览,看完之后愤怒道,“大胆匈奴,六十年来如噩梦般依附于大汉,终有一天朕要踏平匈奴,回奏说务必保护边民人身财产安全,待时机成熟,朕必将报此仇。”
“诺,陛下威风,先帝无此魄力呀。”韩嫣蓄意奉承道。
“呵呵,韩嫣,你是怀疑朕的能力吗?”刘彻正言厉色道。
韩嫣见此,马上低眉说道:“小的不敢,陛下定能平定匈奴,强我大汉。”
刘彻马上拍着韩嫣的肩膀微微笑道:“这也是有点错误的,不是朕能平定匈奴,应该是大汉的臣民未来必将匈奴铲除,解决几十年来的威胁。”
“陛下说的对,陛下说的对。”
这时张佳扬才轻轻小趋步走进大殿,刘彻看到佳扬后道:“佳扬,来的正好,刚才朕和韩嫣在讨论匈奴的事情,你做为熟悉匈奴的人,说一说大汉怎么样才能击败匈奴?”
张佳扬微笑施礼道:“陛下刚才和韩嫣的对话我都听到了,请陛下不必介意,大汉要想战胜匈奴,需要准备的太多了,匈奴草原广阔,首先要去了解匈奴的生活习惯,否则我们主动出击可能连匈奴人的影子都见不到,更谈不上打败对方了;其次要有超越匈奴人的马匹,否则见到匈奴人之后连追都追不上,何谈打败对方;第三就是兵士们的英勇善战,找到了追上了必须能打得过才能灭匈奴呀。佳扬一时乱说,若有让陛下不满意的,请恕佳扬无罪。”
“好,我的张爱卿说的好,朕再补充一句,要有锋利先进的兵器,有谋略领导才能的帅才,这样就能事半功倍了。”
“陛下圣明,嫣领教了。”韩嫣不失时机的再奉承一句道。
刘彻自然知道,但整个脸上露出一副得意的笑,仿佛匈奴已经被他击败。
张佳扬接着说道:“陛下,打败匈奴,合适的将领是关键,应该从文武官员抓起,否则就很难有效果呀。”
“哦,张爱卿说的对,朕现在做的贤良文学选拔就是基于此番考虑,这次朕一定要选拔出合适的改制人选,让大汉强大起来,让周边的小国要依附于我大汉才能长存。”
“陛下真是少年有为,我等为大汉的强盛定效犬马之劳。”韩嫣很是合适的机会说出让刘彻满意的逢迎之语。
张佳扬感觉机会来了,就凑上去说道:“在这次殿试中有一人乃是《诗经》申培的弟子,名叫赵绾,不知道陛下看到他写的文章了吗?”
“赵绾,赵绾……”刘彻略一思索道,“哦,这个名字好熟悉,对了,他写的文章和董仲舒博士观点略同,在这次贤良文学排名中一定是靠前的哦,怎么,张爱卿认识?”
张佳扬连忙回答道:“有一面之缘,还是臣的老师给我提起的,此人是申公的得意门生,学识渊博呀。”
“哦,既然如此,朕就考虑一下,如果真如爱卿所言,朕定当重用。”
“陛下圣明,陛下圣明呀。”张佳扬连声附和道。
刘彻听着张佳扬的话,高兴的对着韩嫣说道:“韩爱卿,你明天就到贤良文学馆内,把赵绾宣召过来,朕要单独看看此人如何。”
“诺。”
第二天,赵绾如期来到未央宫,看到刘彻坐在大殿正中紧盯着自己,赵绾连忙跪地拜道:“儒生赵绾拜见皇上,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刘彻伸着脑袋笑了笑说道:“站起来吧,抬起头来。”
赵绾站起顺势抬起头,刘彻接着笑道:“呵呵,文弱的书生,说一说有什么高见?”
“陛下,在下高见谈不上,只有治国建议若干,文弱不代表软弱,在下这颗坚强的报国之心等待着皇上的召唤。”
“哦,说的不错,接着说。”
“大汉自高祖奠定基业以来六十余载,内乱时有发生,外辱靠和亲解决依旧不能保证庶民的安宁……,所有的这些皆因君权不专,令不能上下畅行造成的。”
“哦,如何才能保证政令畅通?”刘彻瞬间提起了兴趣。
“规矩、规范。”
刘彻哈哈的笑道:“哈哈哈,好一个规矩,规范,细细说来,如果有理,朕今天就向你承诺,让你来为朕立这个规矩和规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