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到了后面的寒假就显得好一些。
而这个暑假,由于迫在眉睫的压力,所以并没有在游戏中投入太多的时间。
只是偶尔在《起凡——群雄逐鹿》中去体验一番快感。
自然,经过一段时间的看书后,最终发现成绩依然不理想,所以结合着这课文就开始了反思。
不过,乐业这一头似乎还是不容易做到。
“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着不如乐知着。”,把学业转化为爱好似乎确实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
不过,语文课上,李老师的讲解却又大大的改变了这些情况。
“《敬业与乐业》这篇文章虽然是梁启超先生讲给当年的职校同学们的一篇演讲,但是,其内容却是很启迪人心的。”李老师就这么娓娓道来。
“希望,学完这篇文章后,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停顿了下,李老师继续说。
自然,这介绍少不了从作者的生平说起。
由于在预习的时候主要关注与文章内容,所以吴真实一开始没仔细看作者的相关内容。
后来才在李老师的详细介绍中想起来,这个梁启超先生正是公车上书的康有为的弟子。
而清王朝最后一次颇有影响力的改革变法正是在两人的努力下展开的。
虽然,最终在慈禧面前一碰即碎,康,梁等人也不得不走上了逃亡的道路。
不过,这样一场改革变法还是有着重要的历史作用。
所以,接下来的各种运动也在这次运动的经验下变得愈来愈成熟。
终于,随着最后的一位拥有绝对权力的满族政治领袖慈禧的逝世,清帝国再也没有能力去压制人民的呼声。
不过,推翻了清王朝之后,新生的国家依然风雨飘摇。
袁世凯虽然干了很多实业,不过,在周边的各种阿谀奉承之下也糊涂了起来,接下来的一次称帝就彻底的败坏了其所有的名声。
虽然蔡锷的军刀及时的制止了袁世凯晚年的这场闹剧,但是,接下来的大总统们的表现则更加糟糕。
于是,看尽风雨的梁启超逐渐明白了,这种变革的关键在于年轻人。
虽然上梁不正下梁歪,但是各种新思想对于老年人的效果其实并不是那么明显的。
这么一来,想要找到出路,唯有这些新建立的学校中的孩子们。
接着,李老师就举出了1900年梁启超所作的《少年中国说》。
而接下来的时间,梁启超在这上面也花费了不少的精力,而且做得比他的老师康有为要多得多得多。
毕竟,康有为流亡海外之后的各种行为其实也是颇有争议的。
于是,接下来的时间里,在各种新式的学校中就常常可以看到梁启超先生各种呕心沥血的演讲了,而这篇《敬业与乐业》就是其中最为给力的一篇。
接着,就开始讲前面部分的中心敬业了。
自然,李老师就从自身说了起来,毕竟,教师本身就是非常重要的职业。
而做到敬业其实是不容易的,尤其是对于语文老师。
毕竟,从成绩上来说,语文成绩的提升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非常困难的。
因为,语文涉及到一个综合的理解能力是真正的百科之“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