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一本史书几种记载,这么一来,整个事件就显得模糊不清了起来。
有人尝试将这些内容结合起来,也就形成了新的观点。很可能,马谡自知重罪难逃,于是在得知了不利的消息之后慌乱的选择了逃跑。
不过,运气似乎不好,没过多久又被抓到了,接着就关了起来。
自然,马谡其实身体也不好,兵败之后又下了惊吓。所以最终在狱中还没等到行刑就这么一命呜呼了。
这么看,似乎按原本的情况,马谡其实很可能会被从轻处理的。
毕竟,从某方面说诸葛亮确实是个任人唯亲的人,所以对于马谡这个唯一可以作为继任者来培养的人自然就是非常优待的。
而且,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很明显,聪明人不会在一个地方不断的摔跟头。
但是,让诸葛亮错愕的则是,在这样的关键时候,马谡选择了完全不承担责任的逃亡。
自然,这样的行为就进一步寒了诸葛亮的心,诸葛亮甚至都会由于这事情而怀疑人生。
因为,诸葛亮本意是要培养一个能继承自己的意志,担得起天下的人。
而马谡这样狗急跳墙的逃亡行为就完全的背离了诸葛亮的本意。
毕竟,在当时的情况下,刘禅没有培养好已经够难受了,而更加难以接受的则是自己辛辛苦苦选择的继任者也是这样一个关键时刻丑态尽出的样子。
于是,盛怒之下自然就只能给马谡判死刑了,毕竟马谡这么一逃亡,简直将诸葛亮的脸丢尽了。
接着,好不容易抓起来之后自然就准备不留情面的行刑了,毕竟,哀莫大于心死。这个时候,马谡必死无疑。
不过,身体脆弱的马谡最终没能等到行刑。
自然,听到马谡在狱中死之后,诸葛亮则还是会感觉到无比的痛苦。
毕竟,诸葛亮正是因为重用了马谡才导致了北伐中最有希望的一次战争的失利。
而正是因为诸葛亮没有看清楚马谡的为人,所以最终才导致蜀国又一次丧失了决定自己命运的机会。
抱着马谡的遗体,诸葛亮只会不断的骂自己,为什么没有将马谡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为什么没有早早的发现马谡的缺点。
但是,俗话说,智者千虑,必有一失。蜀国的大小事务都由诸葛亮决断,短期确实是井井有条,但是,长期来看,不出问题必然是不可能的。
这么一来,思考了再三之后,诸葛亮自然也就明白了,以后这军政大权必然要分开。
毕竟,随着自己越来越老,也无力以一人之力去全速运转这庞大的国家军政机构了。
于是,最终思索再三之后,诸葛亮最终决定将政治上的事情悉数交付给了蒋琬,并开始细心的培养姜维的军事才能。
毕竟,这么一来自己的压力也小些。
但是,似乎已经晚了,蜀国错过了在魏国经济未恢复的时期西出长安的机会。因为,魏国随着曹叡的一系列改革,军事实力和将军文化水平已然一日千里,留给蜀国的时间已然不多了。
毕竟,面对人口上这数量级的差距,即使拥有再精妙的军事计策也难以做到反败为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