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仲离却在上头问道:“一个人失踪总是有踪迹可寻的,或者是有什么事情发生。你再细细的讲你打听到的事情,也许能分析出他的去向。”
古婳听着觉得很有道理,立刻点头说是,催促顾少然赶紧讲完。
顾少然撇撇嘴,刚刚不是还说不要听细节只要结果吗?
不过主人发话了他自然是要遵从的。
原来那清歌先生,原先就是一个喜欢教穷人孩童的悬壶济世的男人,他的书院里面甚至有很多是流落街头的孤儿,他收养了一些放在书院里面给他做活计。
那些孤儿也能和其他的孩子一起上学念书。那些穷人家的孩子有的吃不上饭的,交不上学费的,基本都是清歌先生资助。
用现代的话来说,这是个慈善大使的类型。
他的书院开了将近快十年了,别说赚钱,能不倒闭就算是不错了。不过他只启蒙,剩下的还需要父母去找别的书院和私塾进学。
可是大部分的学生家里都是穷人,根本负担不起那么高的学费,所以很多孩子之后就直接被家里人领回去,又恢复到他们原本家庭的阶级和身份了。
比如开豆腐坊的继续开始磨豆腐,杀肉的开始甩着胳膊练习砍肉,家里种地的继续回去种地放牛。
不过他们还算是有一些学识基础,有的还能在酒馆和店铺里面找到事情做,这个时代底层人没有多少能识字段句。能背几本书的孩子,人家也乐意收为学徒。
不过,清歌先生的书院还是招惹了上了一些麻烦事。平日里不过是一些小麻烦。比如哪家孩子在上学堂的时候被家人领回去,说是读书不如种红薯之类的鸡毛蒜皮的小事。
然而有一件重要的事情是关于他收养的一个孩子,那个男童看起来只有四五岁,可怜兮兮的跟着一个老乞丐要饭卫生,老乞丐因为一次急病很快的就去了。
男童顿时就没有任何依靠,只能在街上和狗抢食物。
清歌先生正好从那里经过,看到这情景心生不忍,动了恻隐之心,于是就用一个肉包子把他带回来了。
之后那男童就一直在书院里面住下了,清歌叫人把他洗净之后,发现那孩子长得浓眉大眼,五官精致。小小年纪,却有一番沉稳的气质。
清歌先生觉得这孩子资质不错,于是总是把他带在身边,教他读书识字。供他吃穿用度。
两年后,月黑风高的夜里,却有一伙人闯入安静的书院里面,似乎是在找人。幸而那时候书院正好是在放春假,很多孩子都要回家帮家里人种植农作物,或者是去家里的营生行当里面帮忙。
每年这个时候都是请假的高峰期,所以清歌先生干脆划出一个月的时间放假。
书院他收留的十几个孩子都放在他的一个另外的宅子里面,跟着他的妹妹做纺织活。
他只身在书院整理书籍文件,正好碰上了这事。也就是在这一天,别人才知道清歌先生原来不止会教书,还会武功。
那些人不是他的对手,纷纷被打倒在地,不过清歌先生也只好带着妹妹和孩子们悄然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