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副中心功能的正式确定,和小学入学审核标准的变更,相距的时间实在是太短了,根本没有给小威以任何思考和准备的机会。
虽然小威提前按去年的标准做好了准备,做了充分并且自以为绰绰有余的准备,但人算竟然还是不如天算。
小威想了各种办法,做后都没有办法。
甚至,小威还拨打了所有各大媒体的电话,控诉了入学条件的突然变更,但是小威得到的反馈,不是安慰,而是冷水。
无论条件是不是突然变更,反正只有一个问题最根本,就是小威没有达到要求,怨不得天尤不得人。
小威觉得自己也是头脑发昏了,真的以为媒体可以体谅所有的民情么。况且,自己这又能算得了什么民情?真是有病乱投医。
跑来跑去的小威,站在春季的北京街头,看着满树的繁华,人来人往,车水马龙,却一脸茫然无助,如同无头苍蝇一般,转来转去,却没有任何办法。
小威突然想起羽,羽是本地的人,一定有人脉有办法。
小威找到羽,羽道:“我倒是认识某小学的校长,也是为了给我儿子将来入学打通关系做的准备,但是我自己都打算放弃了。其实我觉得小学么,也就那么回事,用不着那么紧张。不过你要是想试试的话,我还是可以帮你问问看的。”
羽的这句话,对小威来说就如同一根救命稻草,寄托着最后的一丝希望。
可是最后的消息,没能给小威一丁丁点希望,小威房子所在的学区,百分之八十会分配到村小,连分配到镇小的可能,都只有百分之二十。就算是萧的社保缴纳年限足够,也确实在本区,或者此环节走关系略过,那很大的可能也只是分配到村小。
如果要就读认识校长的那所小学,需要缴纳近二三十万的跨区借读赞助费。而且这笔钱,根本不能因为认识校长而省下,这笔钱不是交给学校的,也不是给校长本人的,而是交给整个上头部门的。
兜头一盆冷水,热锅上的蚂蚁终于冷静下来。小威知道,自己一时是拿不出这三十万的。其实就算拿得出,也未必就能随心愿入学,还是要正常走流程的。
萧安慰小威:“不过读一个小学,就要三十万,不值。况且以后还有初中呢,初中又要多少钱?还不知道呢。”
小威躺在被窝里,翻来覆去的考虑这件让人烦恼且纠结的事,怎么也不能安然入睡。
第二天,还要如常送孩子去幼儿园。
幼儿园门口接送孩子的家长们,这段时间也都炸开了锅,入学新标准一下来,幼儿园里大部分孩子的入学条件都不合格,别说非京籍的北漂家庭们,就是通州本地的京籍孩子,也有很多条件不合格,给筛选出来不能入学的。
原因,各种各样。
有的父母社保不在通州的,立刻去其他入学条件相对宽松的区,去办理入学,或租房,或投奔亲戚。至于以后日常上学放学,将可能耗费大量的时间,奔波在拥堵的马路上这一点,已经不在优先考虑之列了,现在的一切行动,以先报上名为主。
社保缴纳够年限的,初审过了,到了复审更郁闷了,复审要求是父母双方的社保都在本区且够年限,而不是仅仅一位了。
可能是因为这一年需要入学的孩子太多,也可能是通州区这几年流入人口大爆炸,总之就是要入学的适龄儿童太多,不得不增加入学条件的苛刻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