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可惜,这些人都直接或间接的死在了卧龙手中。
诸葛亮几乎事事亲力亲为,很少借他人之手处置公务,司马懿对此的评价是:“食少事烦,岂能久乎?”
难道堂堂蜀汉连一个可以为诸葛亮分忧的人都没有吗?
显然这种可能性存在的概率微乎其微,更大的可能是有这种人才,而且数量还不少,但却因为某种意义不被诸葛亮信任,因此得不到重用。
南征北战的刘封、有勇有谋的魏延、熟读兵书的马谡、托孤重臣李严、庞统与法正共同举荐的彭羕,这些人哪个拎出来不能独当一面?
可奇怪的是,这些大能竟是一个都没活下来,这就有些离谱了。
至于马氏五常,按照历史轨迹来看,这个时间马氏五常的老大老二老三都应该已经出仕了,但吕布本来也没打算收了这个哥仨,从始至终吕布的心思便放在了马良和马谡的身上。
马良的才能与品德都没的说,有谚曰:“马氏五常,白眉最良。”
这马氏五常和司马八达,算是三国中两道亮丽的风景线。
不过马氏五常和司马八达比起来,其中的含金量完全没有什么可比性。
单是一个司马懿的成就,便能够秒杀马家的哥五个。
被诸葛挥泪斩首的马谡,虽然给人留下一个纸上谈兵的印象,但马谡的才能却是不可小觑。
若马谡是个平庸之辈,心性高傲的诸葛亮不可能经常与马谡彻夜长谈。
能和诸葛彻夜长谈之人,岂会是个平庸之辈?
诸葛亮与马谡师徒相称,马谡深得诸葛亮的赏识,这也是为何后来诸葛亮力排众议、启用马谡镇守街亭。
挥泪斩马谡之后,诸葛亮还收了马谡的儿子为义子,从中也可以看出诸葛亮是多么的欣赏马谡。
诸葛力排众议启用马谡,其中还有一个深层原因。
其实街亭的最佳守将乃是魏延,但诸葛亮一向不喜魏延,便没有把这个任务交给魏延。
当时正是魏延提出奇兵出子午之时,诸葛亮能启用魏延就怪了!
而蜀汉阵营看似铁板一块,但有人的地方,便有江湖。
这个铁理,在蜀汉集团依旧使用。
蜀汉集团实际上有三个派系的,第一个便是以诸葛为首的荆州集团,第二个是益州集团,第三个便是刘璋旧部所在的东州集团。
面对三个集团的博弈,诸葛亮必须大力提拔荆州集团的人,以增大荆州集团的实力。
而马谡作为诸葛亮的爱徒,理所应当的便成为了街亭的守将。
诸葛明知马谡没有一点作战经验,却依旧固执己见的让马谡领兵镇守要地。
诸葛亮也知道马谡经验不足,所以他提前跟马谡交待:于山隘处扎营,据险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