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娇天不亮就起了,她洗漱一番后先去给小净空的小鸡喂了食。
小鸡如今都快长成大鸡了,偶尔还会打个鸣,要是没人起来它们就不打了。
附近有个小集市,与国子监不同的方向,走路也很快。
顾娇背上篓子去了小集市。
“包子——新鲜好吃的包子——”一个小贩吆喝。
顾娇走过去,问他道:“包子多少钱一个?”
小贩看见了她脸上的胎记,却并未表现出丝毫异样,不愧是京城人,见多不怪。
小贩笑道:“大肉包子三文一个,红糖包子三文两个!姑娘要几个?”
包子很大,一个差不多能管饱,顾娇从小背篓里拿出食盒:“八个肉包,四个糖包。”
肉包他们吃,糖包小净空吃。
四个也不知他能不能吃饱,小家伙的食量有点惊人。
“好嘞!一共三十文!送您一个馒头!”小贩将包子和馒头给顾娇装好。
“多谢。”顾娇付了钱,又去买了锅碗瓢盆等厨具,之后是柴火。
京城的柴火可不便宜,一捆柴十个铜板,按他们家烧柴的速度,大概能烧两到三天。
顾娇要了两捆柴,又问了炭怎么卖。
卖柴火的小贩道:“姑娘是要黑炭还是银炭?黑炭五文钱一斤,银炭二十文一斤。”
“银炭这么贵?”
卖柴火的小贩笑道:“银炭好用啊!”
这是大实话,黑炭不仅不耐烧,还烟大呛人,相较之下,银炭耐烧多了,还没有烟。
最终,顾娇以十七文一斤的价钱买了一百斤银炭。
小贩赶着骡车,亲自把柴火与银炭送上门。
萧六郎已经起了,并且已经把灶屋打扫干净了,这会儿正在打扫后院,他的动作很轻,没吵醒任何人。
“早。”顾娇打了招呼。
“早。”萧六郎颔首。
顾娇直接让小贩把柴火与银炭搬去了灶屋。
小贩离开后,顾娇走过去,从萧六郎手中接过扫帚:“我来吧,你去把箱子整理一下。”
此番上京,顾娇、老太太和顾琰、顾小顺的行李都不多,反倒是萧六郎与小净空满满几大箱。萧六郎的主要是书,小净空的是从寺庙带回来的东西,当然,还有他的七只小鸡。
“好。”萧六郎转身去了书房。
不一会儿,顾娇将两个热气腾腾的大肉包子给他端了过去:“你先吃着,我去熬点小米粥。”
“你吃了没有?”萧六郎叫住她。
“还没。”顾娇摇头。
她想说我熬粥的功夫就可以吃,不料萧六郎将盘子往前推了推:“那一起吃。”
顾娇想了想:“好。”
自从家里人多起来后,俩人许久没单独吃过饭了。最近一次是在镇上的客栈,不过那也是大半年前的事了。
二人面对面坐着,仿佛回到了最初的日子。
顾娇笑了一声。
“你笑什么?”萧六郎问。
顾娇捧着手里的大肉包:“笑我第一次叫你吃饭,你是不是以为我下了毒,一直不敢吃?”
“我才没有。”萧六郎矢口否认。
顾娇突然凑过去,近在咫尺地盯着他的俊脸:“现在不怕我下毒啦?”
是不是信任我信任得不行啦?
顾娇沾沾自喜之际,就见萧六郎神色复杂地看了看手里的包子,随后,他把顾娇的包子拿过来,把自己的包子给了顾娇。
顾娇:“……”
二人吃过早饭,家里人还没醒,萧六郎要去国子监报道了,顾娇估摸着他们要睡到中午去,便送萧六郎去了国子监。
国子监十月下旬正式开学,如今陆陆续续有监生前来报道,有京城本地的,也有像萧六郎这种从外地赶来的。
国子监的正规监生不用交束修,一切开支皆由朝廷支付,包括监生们的寝舍与廪膳,也是从朝廷的财政中拨款。
萧六郎今日去学务处报个到便可以回去了,当然他若是愿意,也能留在国子监中自习。
国子监拥有全昭国最大的藏书阁,不然也不会成为所有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圣地。
顾娇在国子监外等他。
眼前车水马龙的样子让顾娇觉得很新鲜。
原来这就是京城,果真与县城不一样,马路宽很多,不时好几数辆马车并行而过,路上的姑娘多戴着面纱,如顾娇这般抛头露面的反倒是少数。
顾娇看得正起劲,突然人群朝着一个地方涌了过去,所有人都站在了街道两旁,巴巴儿地朝着其中一头的方向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