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军事生涯中的最后一战就这样无果而终了。
后世有不少人认为李世民的这次亲征高句丽之战和当年隋炀帝杨广发起的东征行动如出一辙,结果都是黯然退兵。事实果真如此吗?
当然不是。
杨广第一次东征高句丽出动了百万大军,耗费的财力、物力更是不计其数。结果不仅铩羽而归,还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一下子就拖垮了国家财政。
而李世民的这次东征虽然没达到主要目的,但对总体国力的影响非常有限。而且唐军横扫辽东,歼灭了对方主力部队,为后来的攻灭高句丽之战打下了坚实基础。
更重要的是,李世民不像杨广那样越失败越疯狂。他很快就总结了这次没能获胜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忽视了张亮所率海军的作用,没能起到海陆并进效果;二是过于倚重陆地运输线,以至于唐军主力不敢绕开安市城长驱直入,因为怕后勤线被安市城的守军切断。
有鉴于此,李世民很快就作出针对性布局。他下诏以举国之力建造大船,在短时间内就打造出了一支天下无敌的庞大海军。同时为保障后勤供给,唐军在原陆地运输线之外又新开辟了一条海上运输线。这样一来,即便大军绕开一些重要据点,长驱直入,也不必担心后勤线被切断导致全军覆没的风险。
此外,为了不让高句丽得到喘息之机,李世民还不断派军队进行袭扰作战,从国力上对其进行碾压。所以李世民的这次亲征高句丽虽然没能成功,但从各方面来看,这一仗真的一点都不亏。
在完成了一系列精心准备后,高句丽灭亡其实已是板上钉钉的事了。然而天不假年,上苍没有给予李世民亲手征服高句丽的时间。贞观二十三年五月二十六日,李世民驾崩,享年五十二岁。
几年后,唐高宗李治承袭李世民的遗志对高句丽发起东征,最终成功将其攻灭。虽然高句丽亡于高宗之手,但这一切成功的背后,又何尝不是因为高宗站在了李世民这位“巨人”的肩膀之上呢?
想到此苏青繁不禁觉得惋惜,看着李世民悠悠道:“唐太宗啊...唐太宗...”
李世民险些一口水喷了出来,哼道:“小子,你乱叫什么呢?朕还没驾崩呢!”
“陛下,臣替你委屈啊!”苏青繁还是把历史上李世民亲征高句丽的事说给他听。
听完之后李世民不由得瞪大了眼:“你是说朕死于丹药...?”
苏青繁点头,很大可能就是吃了丹药的缘故...而这一切最有可能是因为王玄策的缘故。
历史总是爱作弄人,王玄策出使天竺不仅给李世民带来了死亡之音,更是给大唐埋下了无尽的祸患!
王玄策攻灭了天竺之后那些土地人口被吐蕃接收。
而吐蕃正是依靠着那些新得到的地盘迅速的发展壮大,成为了大唐的威胁....以至于安史之乱后吐蕃一度占领了长安。
李世民呔了一声,他想过多种方式,却唯独没想到自己竟然死的如此窝囊,就连史书都遮遮掩掩...
好半天后李世民才调整好情绪...阴沉的道了一声:“朕通通都给你们灭了!”
调整好情绪的李世民看着苏青繁道:“这枪炮一事太过于重大,朕思虑再三也无合适的人选....朕将军器监交给你如何?”
苏青繁连忙摆手,刚想拒绝却又听李世民道:“若你为朕执掌军器监,那苏记百货朕的分润...”
“免了?”
“你这小子想的到美...朕最多免了三成,并且所有花费由你承担。”李世民看着苏青繁愈发觉得生气。
朕如此信任你小子,你小子却不为所动,一说到朕的分润都快跳了起来。
怎么就和那戴胄是一个德行...就不肯放过朕的内帑?
三成的分润,那岂不是自己独占了八成?
然而苏青繁却笑道:“陛下,本就是你的分润,臣岂会食言而肥?臣不仅不要你的分润,还替你灭了高句丽如何?嗯...土地、人口、财富,臣通通不要...”
李世民看着苏青繁笑脸:“还有这等好事?来,告诉朕你小子打的什么主意?”
苏青繁正襟危坐,正气凌然道:“陛下...臣作为大唐子民为陛下开疆拓土岂不是天经地义?”
李世民瞪了他一眼:“说条件!朕没工夫与你磨牙....”
苏青繁取来了地图,手指着倭国对着李世民道:“臣为你执掌军器监,为你灭了高句丽...这地儿不如就给臣了?”
李世民看着苏青繁手指的地方不由得笑道:“小子啊...这裂土封王么也不是不行,但是朕也有个条件不如你听听?”
“何?”
“土地、人口可以都给你....”李世民拍着苏青繁的肩膀将语气拉的无比的悠长。
“这矿么,就归朕了罢!”
苏青繁闻言颓然的坐下,这李世民究竟看了多少的书啊....到底哪本书里说了本子的银矿...
这矿都归了你,我要那地儿干啥?
难道....看火山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