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的灵感,想要著书,那是天大的好事。”而武帝还不能直接揭穿他,还必须顺着他的话说下去,道:“上次你写的《三字经》,让大汉的孩童几乎是人人诵读。这次你要写的,想必也是传世之佳作。只是最近翰林院正在忙着编修《大汉礼制》,恐怕腾不出时间来刊印你的著作了。”
武帝此事已经知道,李长生不是不去,而是要向自己提条件。要想他前往,就必须让翰林院刊印他的著作。而武帝的话也有阴晦的意思:你上次的《三字经》,已经让你获得很多的信仰,现在又想刊印著作?
如果李长生再有著作传世,岂不是有了成圣的潜质?武帝虽然希望李长生成长起来,为他炼制长生不老丹,但他也不希望李长生成长的太强。
“没时间刊印吗?”李长生说道:“其实我辈书生,著书立说固然是为了修炼,但同时也是因为心中有感,不得不写。就犹如那些女子,腹中有孕,到了一定时间必然瓜熟蒂落,无法阻止。所以不能刊印也无妨,我可以写出来自己观赏。”
“是吗?”武帝说道:“既然这样,那我倒有兴趣听听,你想要撰写什么著作。”而其他文武大臣,也因为李长生这个奇特的比喻,会心一笑。
“我想要写的是《心学》,其思想是儒家思想,最早可以追溯到儒家学院二代圣人孟子。”李长生说道。
“你要写儒家思想的典籍?”武帝惊讶。
而文武大臣也是感到奇怪,李长生是兵家学生,是医家学生,要撰写的却是儒家著作。都纷纷摇头:大汉国士的学问,果然是常人难以理解的。会七大学院的神通,能写《三字经》这种启蒙读物,如今又要写儒家著作,说他学究天人,毫不为过。
“我的《心学》,分为三部,一为《定性书》,二位《识仁篇》,三为《太极说》,三部大约万言,估计三天内可以写成。”李长生说道。万言,就是一万个字,一万字的著作,在这个时代已经算是大著作了。
不过一万字还算不上是“巨著”,淮南王的《淮南子》共有五万字,那才是巨著。当然著作的好坏,不能单凭字数来判定。《淮南子》虽然有五万字,但其影响力,依旧比不上只有五千多字的《道德经》。
“三天之后就可以完成?”武帝说道:“既然如此,我让翰林院暂停《大汉礼制》的刊发,刊印你的《心学》如何?不过你必须前往燕国,征讨墨家学院。”
虽然李长生撰写著作,会有成圣的潜质,但毕竟也只是有潜质而已。李长生现在还只是大学士巅峰,距离圣人还很远。而且武帝自己也是圣人,他拥有整个大汉帝国子民的信仰,不惧李长生将来的成长。因此,他决定妥协。(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