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的温差实在大,刚排队时,温暖如初夏,有二十来度;现在,竟然到了寒冬,零下十几度。杨师低语:
“走,跟老师回屋!”
屋是树窖,走下台阶走进门,里面还是向下的台阶。地下开有几处天窗,没灯光,极其昏暗。走下去才感觉到,树窖比想象中宽敞,以大树主根为中间支柱,四周数根侧根,撑起整个大厅,隐约看到几间小房。杨师从一间小房间里,端出一大箩筐菜与一叠小箩筐,说道:
“吃吧,我这里也没有好吃的东西,与你们家一样!唯一特权,管饱!”
菜是蕨菜、地衣、苔藓、蘑菇之类,以及小浆果,五花八门,能有几十种。这怎么吃,生吃?朱海、孔小舒二位小师姐为师分忧,先端出水盆给众人净手;而后,一个人给大家分菜,一个人进房间,提出一木桶水与一叠碗,又取出一罐盐。
孙浩然没急着动手,先看大家怎么吃。看来,有些规矩,二位师姐分菜、倒水,其他人都不动手,坐着等。分完菜、倒完水之后,都看着杨师,还是不动手。杨师似有所悟,用树枝筷子夹“菜”,说道:
“我们不讲究这些,我喜欢随意一些!”
赵辰反驳:
“杨师,你这话不对,我父母从小告诉我,要尊老爱幼。你不吃,做弟子的怎么敢动筷子?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孙浩然确实不习惯这些规矩,却也低声跟着喊:
“大师兄的话有道理!”
杨师吃菜慢条斯理,二位小师兄、小师姐同样慢慢吃。孙浩然看众人动手、动口,也跟着夹菜,蘸着盐水吃。菜的味道不错,苦、辣、酸、甜,多种味道混合在一起,加上生脆,别有一番滋味。想想吃红薯的艰难岁月,野菜、野果的口感、味道,应当更好。慢条斯理,不意味着饭量小、吃饭慢。二位小师兄吃饭的样子,孙浩然无法忍受,看起来斯文,怎么能吃那么多?印象中吃红薯饭量最大的时候,比他们一半的饭量还要少一些。
肚皮就那么大,吃到实在咽不下去,比最瘦弱的孔小舒小师姐,还要少三分之一。孙浩然暗自庆幸自己谨慎,吃菜比慢条斯理还要慢,才不至于早早吃完。等孔小师姐吃完,朱小师姐吃完,才停下筷子;而肚皮,已经涨鼓鼓。
吃完饭,洗冷水澡,刷牙。牙刷很特殊,不知名树枝或灌木,做成毛笔状小刷子,用盐水漱口。盐的味道有点怪,吃饭时,因为五味俱全,没有感觉到异常。
没洗澡时,孙浩然都有些冷;现在气温又下降很多,水擦到身上,无比冰凉。奇怪的是,这么冷,水怎么不结冰?更奇怪的是,水珠几乎不在身上停留,很快便会蒸发。皮肤瘙痒还干裂,可以肯定,这里的天气极为干燥;还没到深夜,温差都这么大,一定是特殊沙漠地带。
自己的衣服比别人脏,很不好意思,便将衣服洗一遍,拧干,再穿到身上。干燥感更强烈,比曾经去过的大沙漠,强烈数倍。穿上湿衣服,全身舒服,却也没有舒服多长时间,干了。越来越冷,看样子,远低于零度,可能都有零下二十多度。
收拾完之后,天完全黑下来;地下室黑洞洞,还是没有灯火。杨师招呼五位学生,在大厅各自找根树根躺坐下来。坐好之后,杨师说道:
“从现在开始,我教你们读书、学习。今天,教你们读《道德经》,这是远古神话时代,一位先辈神人所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