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桓倒是挺兴奋的,对张太虚不无憧憬,这可是当朝辅相,一国之亚,是百官之首,并且还在推动改革,日后恐怕是要青史留名,成为张居正一样的人物。
甚至按照眼下轨迹,这是很有可能的,宁王不像燕王在军队里有一定威信,他可真正的是什么势力也没有,因此将来要是登基,必然要依靠张太虚等人,才能坐稳皇位,这样一来,不就是万历皇帝?
姜桓正想说宁王不读书我读,宁王就又叹息道:“本王听说北伐时燕王出了不少功劳,父皇糊涂,为何不立燕王?他军功巨大,要是学了文,必然文武双全,怎么看也比本王这样的强。”
宁王的表情真挚,不似作伪,姜桓正色道:“王爷不可妄自菲薄,陛下自有考虑。既然选择了殿下,天与之,岂能不受?”
有句话叫做天与不取,反受其咎,就是说,天赐良机不好好把握,将来肯定要吃亏。
宁王感激地看了姜桓一眼:“还是侄儿懂得为叔......”
姜桓吐槽,我要是懂你,何不干脆去帮燕王,还省的费心思去扮演角色?
“来来来,这就是八大山人的墨宝,看好了!”
姜桓饶有兴趣,笔法类似狂草,行而有力,一看便非凡品:“苍颉有力,这笔法不简单,恐怕八大山人的巅峰作品。”
八大山人的巅峰作品?宁王一想到自己这是随意收藏的墨宝,还以为仅仅是普通之作,这下恐怕赚翻了。
望着宁王傻笑的模样,姜桓却暗自摇了摇头。
真会是人家弄错了?不,八成是冲着您这位太子来的,人家啊,这是故意在讨好你呢!
不过既然宁王没有想到,姜桓自然也没有必要揭穿,他还懒得去和宁王说这些东西,况且只是猜测,没有证据。
宁王忽然将墨宝递给姜桓:“本王之前没有看出这墨宝的眼力,险些让这宝明珠蒙尘,既然鸣泽看出来了,宝物有德者居之,本王便将此宝赠与鸣泽!”
姜桓一惊,这就送给自己了?这可是八大山人的墨宝,放在外头,十万两银子,有的是人要!这还是普通墨宝的价格,像这样巅峰时期的作品,炒到上百万两都有可能!
姜桓婉拒:“王爷,此物太过贵重,下官可承受不起,唯有您才配得上这样的宝物,您若是觉得下官有功劳,那不妨将您刚刚作的那一副画赠与下官,这才是下官配得上的宝物。”
宁王大为感动:“本王有鸣泽在,胜百万宝物也!”
好一个宠辱不惊的姜鸣泽,这是要做大事的人的心态啊!本王还看轻他了,恐怕此子日后成就还要更高,“先生”说的果然不错!
互相满足的二人分别后,宁王想了想,又拿出笔墨写密信:先生预料不差,姜桓看出了墨宝的问题,但是本王却没有送出去,姜桓只要了本王做的一幅画,称这是本王的赏赐,这才德配。
想了想,交代暗部亲自送上信给神秘的先生,宁王心里却暗想着姜桓之后应该算作是自己人了,自己这做主公的日后可不能亏待了他,这回没有赏赐成便拉拢了过来,日后必须予以补偿,才不怕他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