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闻此事,在下着实震惊,充满拳拳感动,当即将柔柔安顿在欧阳家的别院。待着她梳洗干净,吃饱饭,睡了个饱觉,才与在下说起代嫁之事,亦是姚府不可言说的秘密。
当年姚夫人有孕在身,曾有位德高望重的高僧在姚府化缘,因姚尚书之父乐善好施,临行之前出于好心为姚尚书即将出世的孩子卜了一卦。说尚书夫人腹中育有两个孩子,若产下双子或者双女,切不可一起养在府中,否则姚府会有大灾。
未过多久,尚书夫人生下了两个女儿,念着高僧之言,姚老爷让尚书大人将一个女儿送出府,以避祸患。然而,两个女儿都是自己的心头肉,送走哪一个都不舍得,可在姚老爷的再三强逼之下,尚书大人还是忍痛将体质好一些的姐姐送往乡下。
纵使不能养在身边,尚书大人也希望女儿能够养在好人家,便将其送给了自己的生死之交——当时龙城知州冷左震。
冷左震夫妻双方多年未有子嗣,将姚尚书送去的女儿视为己出,起名冷丽春。冷夫人知书达理,将丽春教养的十分端庄得体,样样出挑,心地善良,一家三口倒也过得安生。
岂料人有旦夕祸福,月有阴晴圆缺,冷左震因为人正直遭人陷害,被贬北疆,心情寡欢不久患病卧床,不幸离世。不久后,冷夫人思念亡父,随丈夫而殁。临死之前,她告知了女儿丽春的身世,叮嘱让她进京寻亲。
其实,多年来,姚府都会派人去冷家看顾大小姐,只是一直未告知她真相。然而,自小聪颖细心的丽春,其实早在父亲与姚府之人谈话间无意听闻自己的身世,只是装着不知情而已。
眼下养父母双双过世,姚府之人赶来接她回京,渴望亲人的冷丽春便踏上了回京之路。不久之后,遇上皇上赐婚,柔柔以死相抵,万般无奈之下,丽春请求代妹妹出嫁。
因着丽春一出生就被送往冷家,除了姚府几个老人知道姚氏姐妹乃双生,没有人知道丽春的存在。而两姐妹纵然性格有所不同,可样貌生得极为相像,哪怕是亲近之人都很难分清。
拗不过女儿家,顾及姚府安慰,姚尚书命人暗中将柔柔送离京都,而丽春留在府中准备着大婚。
二皇子来姚府见柔柔之时,瞧着她性性格柔顺了许多倒也没有生疑,只道是女儿家回心转意,很欢喜眼前之人。大婚之后,他待丽春极好,生活算得上安逸。不久后先皇过世,皇上继承大统,更是封为姚妃,后宫之中独一份的恩宠。
殿下年幼之时尚有记忆得话,应知老夫所说不假,哪怕是后来迎娶了北齐的沐芸琛,丝毫未减半分恩德。在后宫多年皇上宠爱有佳,姚妃娘娘素来与人为善,怎会在殿下七岁那年骤然离世。朝廷对外喧说是恶疾,敢问身体康健之人岂会在一夜之间染上恶疾,王爷当年亦未能亲自为娘娘下葬。
娘娘骤然身故,寝殿又糟了大火,先后伺候之人几乎全部丧命,姚府之人曾多次调查姚妃身故原因,皆无从可查。后来姚氏之事,无需老夫多言,王爷应是比谁都清楚。
待着消息传到北境,柔柔得知消息,姚氏一族在七日之内被灭,痛心万分,动了胎气,生下珊儿便含恨而终。那时老夫听闻姚氏出事,马不停蹄地赶往京都,谁料刚到京都尚未见到皇上,便听到姚氏一族被处斩,紧接着听到柔柔离世的消息,整个人备受打击。
进宫面圣,皇上早已不再是当年的二皇子,而是高高在上的大虞君主。
那时正逢大虞边境战事吃紧,马匹粮草稀缺,老夫与皇上便做了个交易,勉强从乱坟岗中将姚氏一族的尸骨带了回去安葬。
因罪人不能立碑,待着姚氏之人妥善下葬,老夫立誓不与皇家做生意,不入朝为官,不入京。待查明真相之日,报仇之时,老夫会亲自回京,定要亲自看着那些坏人得到应有的惩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