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梁并非一开始的时候便是在吏部做事,而是在翰林院当编修。后来当今圣上因为求贤若渴这才将庞梁安置到了礼部,又因为庞梁在任期间很是办了几件漂亮的事情,所以圣上便直接将庞梁调遣到了吏部。做了吏部的侍郎,又成了德庆七年的科举主考官。
当时的考生里面便有曹智贤,不过曹智贤却并非像是其他人一样一鸣惊人,反而只是取得了一个进士之位。最后更是被直接安排到了临沧县做知县。
但庞梁对于曹智贤却很有好感,只因在庞梁在监考之前便遇见了曹智贤。那时候文人墨客无一不知当今圣上求贤若渴的心态。于是都想要借着科举一鸣惊人然后在圣上面前留下印象,从此便能扶摇直上。
可科举又怎么会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呢?因此便有些人动了不该动的心思,妄图收买庞梁身边的人获取考题。只可惜庞梁这人做事很是谨慎小心,即便是对自己身边的人也不是百分百的信任。因此那位为了银子而将考题卖给学生的考官,最后给出去的考题却与庞梁手里真正的考题相差甚远。
导致最后那些暗地里买了考题的学生纷纷落榜,人人都是捶胸顿足。可那又能如何呢?到时候在这时候庞梁才发现自己几日前一直遇见的那位在街边上卖字画的青年人的答题倒是颇有几分见解。
庞梁本身就是一个重视人才的人,决计不会因为曹智贤出身寒门就看不起曹智贤。反而在离开考场之前暗示曹智贤可以等到出榜以后再去府上寻他。
只可惜初时的曹智贤可没有现在的脑子这么灵活,一个主考官让自己到他府上去寻他,这要是被有心人看见了再稍加利用只怕结果不堪设想。因此,庞梁并不曾等到曹智贤上门,反而是得到了一个曹智贤到临沧县任知县的结果。
若是到此,恐怕曹智贤与庞梁之间也就不会再有任何的联系了,毕竟一个在京城如日中天,一个却要到不知道什么地方的偏僻小县城做知县。这两者之间的差距就犹如是云泥之别。谁都不会相信这二人之间会有任何的联系,可事实却是曹智贤竟然意外的写了一封书信到庞府言明自己的一切。
要是换了别的人,曹智贤这样的态度只怕早已经是被整治了。可庞梁欣赏一个人就决计不会与他为难。反而还认为曹智贤是个可造之材,而且他久居京城对外面的情况了解的实在是有限。原本当初的打算是将曹智贤留在京城,也能培养成自己的助力,可后来庞梁却并没有将曹智贤留在京城。只因为曹智贤若是留在京城,对他自己的确是一件好事。可庞梁要是想知道外面的事情也就没有那么容易了,所以庞梁在曹智贤离京之前见了曹智贤一面,言明希望曹智贤可以将地方上的事情如实的告知自己。
庞梁也的确是一位为国为民的大臣,他所做的这一切都是为了能够让整个国家变得更好。很多时候曹智贤报上来的消息虽然不算是什么重大消息。但庞梁总是能够从中举一反三,然后未雨绸缪的做到常人之前。
但庞梁与曹智贤之间的关系基本上没有什么人知道,如今在圣上面前庞梁却是毫无隐瞒的将所有的实情都据实已告。
“原来是这么回事。”德庆帝并非是一个昏庸无能的君王,相反的他对于江山社稷都很是关心。可他一个人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即便是朝中还有文武百官。可文武百官之间却也不是都能相处融洽,为了江山社稷抛头颅洒热血的。更多的还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各自为营。
这对于帝王来说未必是一件好事,所以他在为的这些年除了要操心国家大事之外,更要小心权衡个个权臣之间的平衡。不会让谁压过谁,一直都是处在一个平稳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