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信她!所以你们也不用出去了。”
允晟说完,放下说中的筷子,看着廖海义.解释:“小虞不是不知轻重的人,她与薛辰在仵房讨论完洛弘方的尸体,就出去了,定然是有什么线索要跟进。随他们去就好。”
几人都没想到允晟竟然这样大度,不由的盯着允晟打量。
允晟见几人并不能完全相信,只得无奈的摇了摇头,“小虞的为人你们还不知道吗。我信她选了她,便不会疑心她。”
说着他重新拿起筷子,衔起一块肥瘦相见的五花肉,放入嘴中。
城东。
廖虞与薛辰骑马一路穿过街市两旁的人群,路过一家茶楼,薛辰叫住了前面的一个小二装扮的人,小二连忙朝凑了过来,走到薛辰身边,恭敬的问道:“少爷有何吩咐?”
薛辰从怀里掏出一块碎银子,交到小二的手里,说道:“替我打包一份你们店里的砌香樱桃。”
正直隆冬,天气寒冷,本就没有新鲜的瓜果,廖虞也像别的小丫头一样,喜欢吃一些甜食,所以此时街市上的茶楼里面卖的果子蜜煎,便成了廖虞平日里打牙祭用的最好的零食。
“没想到薛哥哥还记得这种小事。”廖虞含着笑说道。
薛辰听完也只是莞尔一笑,并没有多说什么。
两人骑马并肩朝城东走去,路过莲花蓬之后,薛辰在一处不起眼的门面前面勒住了缰绳。
“就是这儿。”薛辰指了指胡家食铺的小牌子说。
廖虞看了看不大的门脸,又看了看里面稀少的客流,便知道这一家应该就薛辰所说那家只做一些南方的吃食的店铺。
因昌安地处北方,所以这种常见的南方小吃在这里应该并不是很受欢迎。
薛辰走在前面,将吗拴在铺子旁边的一个柱子上,随后替廖虞牵住缰绳。
廖虞跳下马,冲薛辰感激一笑。
薛辰引着廖虞进了店铺,不大的铺面里摆放着四个简易的桌椅,店中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见他们进门,赶忙拿起抹布,擦了擦最近的一个桌面。
“两位客官坐这里。”老妇人招呼着。
廖虞跟着薛辰落座,仔细的打量了一下屋内。
“两位想吃点什么?”老妇人殷勤的问。
薛辰想了片刻,才说:“来一盘猪血丸子抄白菜,再来一个胡辣汤,加两个葱油饼。”
除了猪血丸子都是常见的小吃,廖虞也不怕会不适应。
老妇人见两人点了菜,赶忙掀起柜台里面的一个布帘子,冲里面喊了一句:“猪血丸子一盘,胡辣汤一碗,两个葱油饼。”
看这个样子,这店里面应该还有别的伙计。
薛辰知道廖虞到这里来是为了查案,便也不多参与,只是静静的从怀里掏出手帕,将面前的两个茶杯擦干净,倒上温热的茶水,推到廖虞的面前。
做完这一切之后,他便开始自顾自的喝着杯中的苦茶,不再说话。
廖虞见店中并不繁忙,便届时和老妇人套起话来。
“这位老大娘,这家店经营了多少年?”廖虞含着笑问。
老妇人见廖虞和她搭话,便也笑着回答:“做了十几年了,当初还是我老伴意去世,我为了养活两个孩子,这才不得不租赁了这家铺子,好在这几年的时间仰仗着这间铺子将两个孩子都养大成人了。”
廖虞听着随后问:“现在铺子里面只有你一个人盯着吗?”
老妇人摇了摇头,“我大儿子接了这家铺子,现在是我们母子二人在盯着呢。”
依照这么说,厨房里面做菜的那个人应该就是这老妇人的儿子了。
子承母业也是常见的事情。
廖虞又问:“我看店门口的牌子是叫胡家小食铺。”
老妇人笑着解释说:“我死去的那个当家和我都姓胡,便用了这个名字。”
廖虞点了点头,两个说这话的时候,厨房的门帘被从内掀开,一个长着小眼睛,四方脸,二十多岁左右的汉子端着两个盘子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