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蟒蛇的寿命不过三四十年,而你杀的那一条,在那片林子里生活了过百年。”师傅接过徒儿的自言自语,补充了一句。很明显,小蝙蝠的探索历程,师傅也是全程跟踪。他在帮着徒儿探寻“血腥气”的来由。
“那条蟒蛇救了我的命?”鲁西李不敢肯定自己的结论。
“也不一定。它没给野狼们机会,也许是准备留作自己的早餐?”师傅的口气有点调侃,或许是为了安慰自己的徒儿。
“那我照顾了那条残疾小狗以后,‘腥味’就冲淡了?洗干净了吗?”
“‘腥味’还在的。但是,你的身上已经混杂了对动物的善意,这就是福德。人类看不出的,但是狗啊猫的可以闻得到。因为它们鼻腔里的嗅黏膜,比人类的要灵敏几十倍。”
“……”鲁西李不知就里。
“时光为什么会倒流?”鲁西李珍惜这次解惑答疑的机会,师傅也说过今日可以随便问的。
“时间本身就是人类的一种定义而已。它可以顺走,也可以倒流的。而我们常人对四度空间的理解,以为时间是不可以倒流的;或者说明天的事情,以为还没有发生过。”
“四度空间?”对于鲁西李来说,这是一个新概念。
“就是指立体的三维空间,加上一个时间的坐标。”师傅回答道。
“啊……?”这个时候,鲁西李的知识水平显得有些匮乏了。
“我们通常讲的横向、竖向,再加一个纵向?”师傅循循地诱导徒儿。
“那就是一个立体?”
“对!所谓的三度,你可以用它们定义一个桌子的尺寸,或一个物体在空间的位置。”
“嗯……,那么四度呢?”鲁西李并没有完全听懂三度。
“第四度就是时间。在不同的时间,物体可能处在不同的位置。所以,昨天、今天和明天,对一件事情的描述已经有所不同。”
“您刚刚说‘明天的事情,以为还没有发生过’,又是什么意思?”
“你是坐火车南下曼谷的?”虽然已经亲眼所见,师傅还是问了一句。
“是。”鲁西李肯定地答道。
“火车有没有经过什么隧道?”师傅问。
“不知道。”
“如果经过了一条隧道,试想一想:如果你是坐在车尾,车头正在进隧道。车尾的你看得见吗?”
“如果火车直行,我就看不见。”鲁西李紧跟着师傅的引导。
“你看不见是否说明:那辆火车的车头就没有进隧道?或者,火车要过隧道这个事情,还没有发生?将不会发生?”
“您是不是说,前面将要发生的事情,常人坐在车尾是无法预见的?”
“对的。很多事情的发生与否,其实有一个预定的轨道,就像火车在铁轨上行驶一样。”
“一个人的命运,都由上天注定好了吗?”鲁西李以一种似懂非懂的神态,看着自己的师傅。
“不完全是这样。如果你的知识和灵性有所不同,事先又做了特别的准备和努力,那些为明天铺好的轨迹,会发生一些变化的。”
“……”鲁西李似乎是悟到了什么,接过来说道:“所以,我们要修行,要积攒福德?”
师傅赞许地点点头。
“那么,比如一个孩子,几十年以后长大成人。随着第四度时间的变化,他的前三度似乎也在发生变化呀?”思维过于活跃的鲁西李,提出的问题越来越怪了。反正师傅说过今日随便问。
“是啊。这就说明,除了三度四度以外,还有五度、六度更多的度。度数可以是无限的,但要关注你的重点。比如酸、甜、苦、辣、咸,任何味觉都是一种度,或称一个方向的尺度。咱们洞中所燃蜡烛的香味各不相同,也是一种度。”师傅的回答也显得有些玄妙。
“辣也算吗?我自己从来没有想过这事。”鲁西李实话实说。
“是呀。比如你们四川人做菜、做糊糊的时候,辣椒放多放少,口味就各不相同。并且,你们的辣和麻,本身还可以是两种向度,以一种舌子味蕾爆炸的方式来反映出来。”
“啊……?”这位师傅早知自己是个外乡人,还把自己当成了四川人?
这个时候,鲁西李的头脑开始有点晕沉沉。不光是因为本省的头痛毛病,师傅的解释也让他听起来有点晕乎,难以完全理解。
忽然,他的脑海里换成了另外一个画面,问题也随之改变:“那……昨日下午的那只小蝙蝠,怎么到后来飞不动了?”
就在昨夜的睡梦之中,鲁西李还在努力。他想让蝙蝠飞得再远一些,也许,这只小蝙蝠可以回到云南,飞到石头镇上去看一看纳姐?飞到浏阳,去看一看自己的母亲?
“那是为师我的功力还不够,只能带你看那么远了。”这个时候,师傅觉得徒儿的问题可以到此为止了。
“哦……。”听到师傅如此解释,鲁西李以为:从时空上看,师傅的法力可以追索到十几年前,中缅泰边境一带了。不能再飞了,也不能再远,难怪师傅昨日讲过“伤身子”一词。
“问题完了?”师傅准备收尾,轮到他来问徒儿问题了。
“还有一个……前日麻师兄过来,他额头上的那道伤口,走之前好像不见了?”说完这句,鲁西李觉得自己有点过分了。纯粹就是一种好奇心!因为前天晚上,是他跟大师兄一起帮麻师兄清洗的伤口。而他昨日上午痛哭流涕地离开,走在茅草坡上一步一回头的时候,额头上的那道伤口不见啦?!
“哦……我为他改变了一个方向上的尺度。”
师傅在讲这句话的时候,语气异常地平缓,没有任何的抑扬顿挫。心里面忐忑的鲁西李,不知道师傅有没有生气。反正就是:问题不好再问了,也没有了任何问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