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周六,蝉声和肖颖昨晚约好,一起回孤儿院看看。
那是他长大的地方。
院长是个五十多岁的女人,慈祥和蔼,眉目慈善。两人在厨房里包饺子,透过窗户,能看到外面正在玩耍的孩子们,以及传来的天真清亮笑声。
“蝉声经常跟我提到你,今天一看,真是不错。我们蝉声有福气了。”
肖颖有点不好意思:“遇到他也是我的幸运。”
怎么有种儿媳妇见家长的感觉。
蝉声在院子外面,将带来的东西分发给孩子们。
他是真的喜欢这里,喜欢那些孩子,他看他们的眼神都是不一样的,亲切,关爱,幸福。
于他来说,这里就是他的家,他们是他的家人。
院长看着外面,叹了口气,好像在追忆。
“想不到这一晃,都二十多年了。当年他刚来到我们这里,也不过是三四岁的样子,人小小的,脏兮兮的,可怜巴巴的,如今都是大男人了。”
肖颖本不想问,然而话题已经聊到了这里,她也好奇的想一问究竟。“蝉声是怎么来到这的?”
“捡的。”
院长说:“有一天我出去买菜,回来的路上就看到了这孩子,身边没有大人,我就把他带了回来。后来也登过过报纸寻人,但始终没有人认领。半年之后,我们也就放弃了。”
捡的......轻描淡写的两个字,就解释了他的来历。
肖颖抬头看向窗外,蝉声也正好看过来,四目相对,肖颖朝他笑了笑。
三岁还不会说话的孩子,证明了什么呢?
也许他的父母也抱过希望,以为孩子只是天资愚笨开口晚而已。可是时间越久,他们的希望也就渐渐熄灭,那么等待这孩子命运的,就只能是抛弃。
院长继续说:“开始的时候,我也不知道他不会说话,一边耳朵也听不到。
“他每天都一个人坐在那里,看着其他孩子玩耍,别人叫他他也听不到。
“直到有一次其他孩子欺负他,他受了伤,我带他去医院,才明白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