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唯这一批弟子入宗时,相关的宗门常识便由执事弟子灌输给了众人。
故而沈唯知道明日一早,宗门会对自己这一批新进弟子进行一个入宗测试,从而掌握进境,因材施教。
而测试地点,就在外门弟子集中修行的大方峰上。
“铛~~铛~~”
清灵、悠长的钟声传入耳中,沈唯自定境醒转。
来自大方峰的晨钟清音可涤荡神魂,对所有外门弟子都有益处。
只是此钟可不长鸣,也就是今日沈唯等人要进行测试才加以启用,平常都是一月才有一次的。
沈唯带着风行灵向着大方峰而去,一路上人流不断汇聚。
等沈唯来到大方峰山脚时,便见得自山脚起连绵而上的各处院落,这便是外门弟子集中学习的场所——道院。
道院的管理十分宽松,除去每月一次固定的教习授课外,其余时间都任由弟子们自行修行。
偶尔还会有宗门长辈开课讲法,或是教授斗法技巧、或是传授一两手炼器、炼丹的手诀。
每逢此等机会来临时,相应的教舍里都是座无虚席。
今天的道院门口很安静,两排身着执事服饰的弟子早已在此等待,专做测试之用。
等沈唯这批新弟子聚齐后,广场上已是乌压压的一片。
自执事弟子中走出一名领头之人,身上刻意散发出强烈的灵压来。
这人开口道:“诸位师弟来此想来已是了解了入宗测试一事,此番测试主要便是掌握各人修行进境,同时向诸位分发身份令牌。测试极为简单,只需以点窍杖测试各人进境即可。”
“而诸弟子中未曾修行者可持丙等令牌,入丙等教院学习基础;已入长息境者持乙等令牌,入乙等教院;入游身境者持乙甲等令牌,入甲等教院。”
这规则简单明了,场上又有二十余位执事分别测试,故而进展的极快。
很快,沈唯、风行灵皆获得了甲等令牌,可以去往甲等教院学习。
而身份令牌可不止是用来道院听课,还可以用于接取宗门任务、出入宗门各处。
这一枚小小的身份令牌竟是一件一重天的法器,虽说只是品级最为低下的法器,但磨刀宗能够给沈唯这些新入宗的弟子人手一件,也是件不得了的事了。
随后几日,沈唯都待在琼华峰上,认真揣摩着身份令牌里的那道禁制。
这枚法器最值得沈唯重视的,便是其内那道堪称玄妙的法禁了。
随着沈唯神识沉入令牌之中,一道繁复多样却又简洁明澈的法禁环呈现在沈唯感知之中。
之所以会有如此“矛盾”感受,是因这道禁制以祭炼层次来说只简单祭炼了一层而已,而说其繁复多样则是这道灵禁本身结构可是复杂的很。
这道灵禁既非攻击属性也非防御属性,其所具功能主要为感知、存储信息以及勾连相同禁制。
沈唯花费三天的时间将这道禁制完全拆解,发现这一道禁制便是由二百四十余种不同的符文组成,完整的符文个数更是突破万数。
这等符文规模早已不下于祭炼一件三四重天的法器时所需的符文数了。
而且在这一段完整的禁制中还留下有数十上百处端口,也就是说凭此令牌便可勾连上百个其他功效相类似的法器。
妥妥地是一个修行界的“联络器”啊。
还不止如此,整个磨刀宗内,不管是大方峰道院还是多闻峰上的百经章阁、大业峰上的庶务殿等场所,都有端口可与身份令牌相连。
有了这等发现,沈唯第一时间便将这令牌深度祭炼了一番,随后便去往各处将令牌进行勾连。
自此沈唯足不出洞府,便可查询起宗门各处情况。
等到熟悉宗门各项情况之后,还可凭此令牌接取庶务殿里发布的各项任务。
直到月底之时,大方峰上的教习授课才开始,沈唯于是喊上风行灵一同前往甲等教院听讲。
两个时辰的听讲结束后,沈唯仍是意犹未尽。
在宗门修行果然胜过独自摸索良多,即使沈唯身负灵巫传承,又怎及得上一个宗门数千上万年积累所得?
单是今日所授的一些气冲穴窍、勾连神宫的技巧,便给了沈唯很大的启发。
更不必说那教习所言及的,磨刀宗已摸索出整整九处神宫的关联窍穴和开启神宫之法。
这些都是沈唯当下急需获得的知识。
此后数月,沈唯变得异常忙碌。
每月月底的道院听讲自是次次不曾落下,剩余的时间沈唯则是常常奔波于多闻峰和宗门坊市这两处地方。
多闻峰上的百经章阁,收藏有宗门数千年积累下的奇功妙法、修行见闻。
依沈唯现在的权限虽只能通览前三层的所有典藏,但也足够沈唯看上许久时日的,其中各种突破蜕凡境的修行诀窍与经验也极具参考性。
而宗门坊市则非只一处,整个磨刀宗山门内足足有三处。
磨刀宗范围实在太过巨大了,远超沈唯此前所能想像。
整个磨刀山门幅员有十万里之遥,宗内群峰无尽。
大大小小的灵峰足有数百座,其中过半数的灵峰是宗门各职司所在,诸如:铸器堂、丹阁、百经章阁、灵药峰以及最神秘的演法殿等。
宗门弟子去往任意一峰往往都有数百上千里之遥,山门内历年来积累下的外门弟子更是数以万计,在这般庞大的弟子基数下,坊市自然也应运而生了。
无数的同门出没于三处坊市,在其内互易所得,同时这里也是一处绝佳的休闲、交流场所。
沈唯也是看上了这点才常往坊市奔波,而且沈唯身家颇丰,数月间在此处着实买到不少好东西。
而与同门结交这方面,沈唯更是做得十分出色。
毕竟以往的几世经历里,沈唯都有过执掌一方势力的经验,与人交际自不在话下。
以前,沈唯还以为磨刀宗招收的弟子来源就是通过二十年一次的选徒仪式来择选,实则大谬不然。
这二十年一次的收徒只是一条途径,每次基本上都会有数千弟子入宗。
百年时间数次积攒下来,外门弟子便能过万。
而这些弟子中,实则只有少数人能为了道途坚持到最后。
一小部分的弟子道心坚定,要么苦求蜕凡契机不成,寿元耗尽、生死道消,要么一举蜕凡成功,得到进一步修行的机会,从此超脱凡俗。
更多数的弟子都会在十年、数十年逐道的过程中渐失求道之心,转而离开宗门返回世俗娶妻生子,培养起下一代来。
而这般数十年后,这些弟子所生子女的资质、起点自然是要比普通凡俗高出不少。
这些人的子女能获得一定的优待,继而拜入宗门来,这也是宗门收徒的另一大来源。
依沈唯所知,如今整个宗门里外门弟子约有七万之多。
这般庞大的基数下,每年能成功突破蜕凡之境的,大约只有两三人,且无不是在宗门已精修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修士。
掌握这些情况后,沈唯也对自己的修为做了大致的规划,最近几年内只需稍稍展露出二三分进境即可保持在众人前列,又不过分突出。
修行无岁月,在这般忙碌中新年的篇章悄无声息地便翻了过去。
沈唯已经十六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