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说青山知县瞿正明,为官多年,不畏权势,公正廉明,在本地有很好的口碑,被称为青山县的“包青天”,深受百姓爱戴。
他是进士出身,并不是那种“捐官”,处事不力,昏庸无能,他是一个聪明睿智,有洞察力的精明父母官,他推断得出,桃花镇的两起案件,并不是镇缉捕房所以,特别是后面的剿灭山寨案,如果不是有人预先埋伏在山顶上,里应外合,凭二十多人之力,能做得到吗?其中肯定有高手相助,只是他们不肯泄露天机,青山县缉捕房有一百多名捕快,捕头且是个武林中的上乘高手,也许都不敢去揽下这个活儿。
他决定微服私访桃花镇,从中找出这个高手,当面接触本人,看看到底是何方神圣,能力如何?他有一件天大的案件,而且怀疑是王侯贵族暗中操纵,有摇动国本之可能,如果不能搜集到强而有力的证据,不但扳不倒他,还会惹火上身,全家遭殃。
他虽然在青山县搜到这位王侯的部分证据,但单凭这些证据,根本无法扳倒他,而现在,连端州,中州,江州三大知府,都忌怕他的权势而依附于他,而一个小小的九品芝麻官,能奈何得了他?
瞿知县来到桃花镇,没有直奔镇公所大门,而是找了个偏僻的旅馆住下来,然后穿着老百姓的衣服,在街上各个地方行走,以打听这位高人的消息。
他知道:要想打听得真切的消息,公共场所就是最好的地方,而桃花镇不比青山县,戏院,港口码头小,聚集的人群不多,打听不到有用的消息,他怕不小心碰上姚镇长,失去了私访的意义,如果他为了保证镇公所和缉捕房在整个端州地区的声誉,绝对不会承认这两件案的破获是有高人相助,才得这么顺利告破。
他考虑再三,想到唯一的消息来源便是酒馆,这里的经济发展较好,而且四面八方的生意人都在这里批发金器,玉器产品,外来务工人员又多,酒馆便是最热闹的地方,大家饮醉酒后,便天南地北地聊,口没遮拦,说不定会把这人的名字说出来。
主意已定,他便独自来到“南北酒馆”,要了几味小菜,一壶本地米酒,慢慢地酌了起来,其实,本地酿造的米酒,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口感也不好,只是酒度低,饮极也不会醉,这样,他就可以在这里逗留很长时间,能打听到尽可能多一点的信息。
这是傍晚时分,很多人都是刚放工下来,劳累了一天,颇感疲倦,在这里小酌两杯酒,可以减少疲劳,回去美美地睡上一觉,明天早上起床,又可以精神百倍地投入到工作中去了。
瞿知县坐的是较偏僻的角落,很少能有熟人发现他,虽然多次来过桃花镇视察,但行色匆匆,逗留时间不长,除了姚镇长,冯捕头和几个办事员,很少再有人认得他,而且以前穿的是官服,现在却是穿着民装,没有人能认得出他来
。
他好象正在低着头饮酒,其实是“醉翁之意不在酒”,正在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小心观察着酒馆中的每一个人,从他们的穿着打扮,行为举止,去判断一个人做的是什么工作。
正在这时,有几个公差进来,手中还抓着戒刀,好象是刚下班的巡逻队员,他们看见瞿知县旁边的桌子空着,便一古脑儿走了过来,统统占着登子坐落,把戒刀放在桌子上,这是他们的习惯,叫做“饭不离口,刀不离手”,食饭时刻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