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瑜见着荀宁的这般模样,不禁吓了一跳,赶紧开口问道:“父皇,这个杨瀚是不是在策论之中写了什么不该写的啊!”
荀宁闻言,抬手示意荀瑜策论没什么问题:“没想到,朕到了这个年纪,还能得到这样的人才?此人文武双全,堪比种师道。太子,你有福了。杨瀚这样的人才,如果加以历练,将来必定会是你的左膀右臂。”
听完荀宁所说,荀瑜不由得大吃了一惊。对于一个学子或者说一个官吏有如此的评价,荀瑜还是在数月以前种师道回朝的时候听荀宁说起过。
“父皇,那杨瀚该怎么办?他今晚在宴会上大放厥词,很多官吏对他已经心生不满了。”荀瑜有些犹豫,杨瀚的才华很显然得到了荀宁的认可,这样的人将来也必定会成为大宋的栋梁。
“天下大才,但凡是有点能耐的,无一不是性格高傲的。譬如说那傅文书,当时竟然敢拦住朕的去路。”荀宁笑道,“为君之道,不仅仅是与天下臣民打交道,更要学会如何驾驭大臣。这之中,驾驭普通臣子你已经能做到了,但是如何驾驭杨瀚这等有才学的人,那就是你得想办法了。惩治他也好,收拾他也罢,朕只有一个要求,那就是这样的人你绝不可杀。有此人在,就犹如种师道那般的定海神针在你身旁,无论什么时候,他都是大宋的股肱之臣。”
“儿臣明白了!”荀瑜听着荀宁传授的驾驭臣子的办法,当即就抱拳拱手,“杨瀚既然如此狂放不羁,又是口吐狂言,必然会为群臣所忌讳。这样的臣子,现阶段不便于留在朝廷上做官。若是父皇允许的话,就让他去北伐军营之中养养马,做做饭如何?”
“好!”荀宁点头表示答应荀瑜所请,“这是杨瀚所写的平戎策,朕觉得甚是厉害。朕打今儿个起,就把杨瀚交到你的手上了,千万记住一句话,不论这个杨瀚将来言语如何得罪了你,你都绝对不能杀了他。”
“儿臣谨受教!”
荀瑜再一次抱拳拱手,表示知道荀宁所说的了。
随后,荀瑜就走出内堂,此刻杨瀚已经趴在小方桌上睡着了。
“杨瀚,起来听旨吧。”荀瑜咳嗽了一声,那般模样,颇有荀宁的气质,“皇上看了你的平戎策,觉得那不过就是以往陈腐的主张,因而你要去军队里看看,养养马,做做饭,以后这就都是你的活了。”
“太子,起兵北伐,如果一味的拖延,不能速战速决的话,那只会拖垮大宋自己。臣下建议皇上,出兵雁门关,直上辽国五京!这样的建议,又怎么迂腐了?”
荀瑜当然是在诓骗杨瀚的,他没想到杨瀚反应会如此激烈,只得到:“来人啊,把杨瀚带到城外军营去上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