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眼前跪着的荀瑜,荀宁表面虽然很生气,但是内心却并不这么想。眼前的荀瑜对待敌人采取的是一种仁慈的态度,这的确是非常好的做法,但同时也是一种致命的弱点。太过仁慈,就显得软弱不堪,到头来极容易被人利用。
在荀宁看来,对待对手,尤其是像世家豪族这种死敌,既然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境地了,那就根本没必要留后手甚至对他们留情。最好的解决办法,便是荀宁此前所做的一杀百了。
没错,荀瑜很仁慈,是个仁君,大宋交给这样的太子,荀宁非常放心。然而,眼下的境况并不太平,荀宁必须要培养起荀瑜杀伐果决的性格。如果一个帝王没有这种性格的话,那么迟早会酿成大祸的。
“你没有错,朕只是不希望你用仁慈的态度去看待对手。”荀宁坐了下来,脸上没有任何表情,“今日,这晏家书房之中没有外人,朕与你是父子,便彼此详谈如何?朕先说个话,你觉得朕是个怎样的人?”
面对着荀宁的这个问题,荀瑜猛然抬起了头,他被这个问题问的有些不知所措。身为太子,要去评价自己的父亲,荀瑜现在还不敢说。
事实上,大宋朝上上下下对荀宁的评价,可以说是两极分化,有人认为荀宁跟荀瑜一样,都是有着仁义之心的,爱民如子,不管什么事情都会以百姓为角度来考虑的。也有人认为,荀宁不过就是一介中庸皇帝,为了自己的江山,不惜得罪天下世家豪族。当然,也有人认为荀宁是暴君,毕竟他杀了那么多的人,甚至是在平定北方的时候还杀了完颜阿骨打。
不管荀宁是怎样的人,在荀瑜看来,他们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来考虑问题的。如果放眼整个天下来看的话,荀瑜觉得自己的父皇远远不是那么简单的一两句话就能概括的了。
“父皇,您雄才伟略,开疆拓土,儿臣不敢做太多的评价。”荀瑜起身,抱拳拱手,“儿臣年幼,很多事情还不成熟,还请父皇教我。”
“好,朕今儿个就教你。”荀宁面色沉重,“刺王杀驾一事,绝不会是只有世家豪族余孽参与到其中,正如你刚刚所说的,一定还有朝廷的大臣。大宋镇抚司会查出,这些大臣究竟是谁。朕这些日子就待在晏家了,等到事情出了结果,你去看着如何处理吧。”
荀瑜听着荀宁的话,他不由得傻眼了。看样子,荀宁是希望自己要养成那种杀伐果决的性格了。虽说对待敌人仁慈,在将来会给荀瑜带来极大的祸患,但是眼下要是真的去屠灭参与刺王杀驾的一些暗中的大臣,荀瑜还是做不到的。
“父皇,儿臣不愿意做过多的杀戮,请父皇恕罪!”荀瑜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儿臣这个太子做的不好,还请父皇废了儿臣吧!”
“荒唐!”荀宁原本有些欣慰的心里,一听到荀瑜说出了这番话,他就气不打一处来,顿时上前就是一巴掌扇在了荀瑜的脸上,“朕在你身上倾注心血二十多年,目的就是为了让你能够安安稳稳的接手整个大宋王朝,现在你却是跟朕说这样的话?你对得起朕吗?”
“父皇……儿臣……”这是自从荀瑜记事以来,父亲荀宁第一次亲自动手打自己,他心中有些苦楚说不出来,因为荀宁的威严让他感到恐慌。一时之间,荀瑜跪在那里不由得哽咽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