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以黄庭经等功法为根基,结合《毛选》等名着专着的思想,汲取其中的哲学理念化作为“道韵”,创造出独属于自身的功法,难度其实不小。
但对于六阶真人而言却不大。
晁禹虽然不是六阶真人……
但他有外挂。
不知不觉间,绿帽子已自动从他眉心飘出,落在他头上,释放出一缕缕温和但碧绿的光芒落在他周身。
头上戴绿,这不是晁禹想要的画风……
但反正单身,无所谓了。
一到五阶境界的功法,他很快推演完毕——毕竟修炼法门什么的,都大同小异,主要是自身道韵的问题。
顷刻间,超频模式下的晁禹便将功法反反复复推演上千遍,尔后小心翼翼的开始修炼起来。
三个钟后,他身上修炼《黄庭经》的痕迹与道韵被摸出,一缕同样玄奥晦涩的道韵缓缓流转出来。
这道韵有些惊悚,有些不容于世。
感受到这股道韵出世的瞬间,天空之上便有密密麻麻的灰云产生。
……
同一时间,未央宫,养心殿。
刘启猛地睁开双眼,眉心紧拧,瞳仁中闪过一丝怒火:“如此大逆不道的道韵……”
随后,他目光落在晁府之上,微微挑眉:“又是晁错?”
紧跟着,刘启又露出若有所思的神色:“这道韵,有些不对,虽有些大逆不道,但……”
很快,刘启嘴角微微扬起:“原来如此,共产主义,天下大同么……若如此……为了人族大义,便是大逆不道……
朕,不,吾准了!”
语罢,刘启豁然起身,从袖中摸出一方印玺。
印玺之上,印着八个大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意思是,既然我受了天命当了天地之主,至尊皇帝,就该使黎民长寿,国运永久昌盛。
印玺盖下,天上的劫云瞬间散了大半,却仍旧有薄薄的一层顽强地留在天际。
刘启再次挑眉,有些诧异。
想了想,刘启挥袖摊开一副空白诏书,就要唤人来在上头绣字,拟一份诏书。
但这时,又有数十枚王印虚影跨空而来,盖在了那层薄薄的劫云之上。
刹那间劫云烟消云散。
“诸王?还有……匈奴挛鞮军臣?”刘启有些意外,但随后脸上又洋溢起些许笑容:“算你们还没忘本,胸中尚存少许大义。”
北方匈奴,严格来说,也是诸夏后人,其先祖乃夏桀之子淳维。
当时的匈奴还不叫匈奴,而叫獯鬻,读作熏育。
后于百年前转世再次降生匈奴,为头曼单于,被其子冒顿单于所杀,不久冒顿单于一统匈奴部族,号称撑犁孤涂单于。撑犁即天,孤涂谓子,引申意为下,单于是广大的意思,全意便是天宇之下的伟大首领。
冒顿单于死后,老上单于即位,又传到这位军臣单于手中。
现在看来,这位军臣单于尚未忘记自身乃是人族。
而盖印的诸王,也包括参与叛乱的七国。
是以刘启意外之余,心情大好,本打算将这帮胆敢挑衅他至尊权威的家伙一个个腰斩了,但现在他决定给他们一个面子,玩一玩刑不上大夫的潜规则,打垮他们后就不动刀子了。
三尺白绫或者鸩酒,二选一吧。
……
劫云消散,晁禹隐约察觉到,自己心头一轻,头脑也愈发清明起来,身上的道韵同样更加浓厚、明显。
但很快他又碰到第二个难关——他尚未收集到足够的资料,整个道藏的储量尚有缺漏,不足以支撑他凝聚起无缺道果。
他心中隐隐有些焦急——他能敏锐的感知到,方才有一场大劫难,为诸多强者与两尊大能帮他挡下了,虽然不明原因,不知道大佬们为什么会出手……
但这是件好事。
可这样的好事可遇不可求,当他二进三之时,这场大劫难恐怕仍会降临。
他甚至能隐隐察觉,这场大劫难恐怕便是天劫了。
此时的他面对天劫他十死无生。
而天劫降下的原因,倒非是他的思想如何大逆不道——事实上对于天地而言,人王那种掌控天地万物的道,以及修士一步步变强最终与天地齐平乃至于超脱天地的道,才是真正的大逆不道。
但那又如何呢?天地仍旧没有过多为难修士,只是在凝聚道果之时、成就真仙之时、摘取大罗之力与天地齐平之时,各自降下一道考验罢了。
只不过这些形形色色的道,在被创造出来之时,其创造者也同样经受了一场场天劫,撑过了考验,验证了自己想法的可行性,所以他们的功法得以传播出去。
这种时候,天地就像是一位严厉的老师,带着学生一块验证他们天马行空的想法,合格即毕业,不合格……
打死。
这老师严厉到有些残暴了咳咳咳……
但不论人王之道也好,诸子百家的法门也罢。
他们在那个璀璨无比,英豪并出的时代,无不是天纵奇才般的五阶尊者,在最后一步之时并未按部就班的以老法子粗糙的修行气血,而是走出了自己的道,并以自身之道成就真人、真君果位。
他们自然有希望渡过天劫。而且渡劫之后无不有大气运加身,各个都是权限狗,各个都是天师。
且是如晁错一般能够逆伐真仙的天师。
天师之名就是那个时代流传下来的,之后到了后世,越传越水了。
天师嘛,顾名思义,上天之师,他们走出的道,践行自身的同时,也是在补全天地,天地这位严厉的老师,在学生身上也学到了不少东西。
心胸开阔的天地,不吝以弟子为师,赐名天师。
而晁禹……
二阶修为扛雷劫?
别逗了。
再强一百倍也扛不住。
但……
倘若他能提前凝聚道果则不同,道果一成,烙印天地,便意味着天地承认了他的道,再晋升真仙之前再无劫难。
简单来说想当真人就两条路,要么渡过天劫,天地认同该修士的道,准许其铭刻道果于天地之上,这种真人相对下乘。
要么跳过雷劫直接凝聚道果,成则免遭雷劫之苦,且一旦晋升真人大概率能天命加身成为天师,要么不成直接迎来天人五衰,身死道消。
也即是说,直接凝聚道果比渡劫的风险还要大。
是以太古那些天纵奇才,诸子百家的先贤,大多都是走第一条路,让天劫来考验自己的道,通过后再铭刻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