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康城中学进行第一次的英语选拔。
林沁与陆凌云同赵雨晴狭路相逢,她并没有把林沁放在眼里。
这话只是初赛,还要再选拔一次才能确定参赛的选手。
赵雨晴表现顺利,她的口语本来就不差。
陆凌云也很好,因为她确实又游学的经历。
林沁上台,大家都没有听过她讲英语,所以也不是很看好,可是林沁流利标准的英文一出,大家震惊,她怎么会讲得这样好。
林沁在讲的是一个关于教育的问题,那个时候会有很多的思潮指责华国的教育很死板,主要是应试教育,也提出素质教育的提法。
但是林沁用英文说道,教育本身不能说是应试还是素质,考试只是评价学习成果的一个手段,而且华国的教育重视基础教育,会给学生打一个牢固的基础。
如果基础打不好的,又何谈创造性呢?
创造性不能是空中楼阁,必须有强大的基础支撑,这是必然。
还有华国的教育公平性高,这在全世界范围内看,都是如此的。
总是会说国外奉行的是快乐教育,但是真实的情况呢?并不是所有的学生都会进行快乐教育。
中产以上的学生会比华国的应试教育还要辛苦,阶级固化,人们更加难改变自己的现状。
因为他们设置教育壁垒。
这在九十年代不可想象。
林沁讲述完,老师陈娜都呆住,她怎么会讲得这样熟练,这样又见地?
太恐怖。
所以初赛的优胜自然是林沁。
赵雨晴哪怕在不服气,也要认识到一点,那就是林沁的实力不弱,甚至可以说是很强大。
林沁下来,陆凌云在她的身边高兴不已:“沁沁,你可真是棒,你没有看到那些人看到你这样能说简直都要惊呆了。”
而且陆凌云也觉得林沁说得很好,那个时候流行一种思潮,会觉得国外什么都好,也出现出国热,甚至要把孩子也送出去教育。
林沁终于说了一番很可观的话。
“你这个稿子一点要发表,真的是说太好了。”陆凌云拉着她的胳膊说道,这样有意义的观点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
因为急功近利的思想下,也有太多的人三观不正。
林沁也点点头,不过她觉得这个时候还是有好处的,因为这个时候还不是信息爆炸的时候,没有太多的无用的消息、观点,毒鸡汤。
很多的孩子还是知道要用功读书的,要是过十几年,无数的公众号都在鼓吹什么寒门再难出贵子,只怕真的寒门就不出贵子了。
也未必是阶层固化的原因,只是因为偏见。
要不就是毒鸡汤说太多,这样那样的观点真没有必要听太多,反而会让人心不定。
至少九十年代,大多数的家长还是觉读书是很有益处的事情。
也不会觉得寒门难出贵子!
那个时候的寒门好出贵子吗?也不容易!
现在似乎更难了,可是不会出吗?这也未必。
只是观点太多,反而让人无所是从,心不定反而不能努力前行。
林沁是经历过事情的,她明白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