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麦悠在林升离去后的第三天的清晨像往常一样路过那座立在路边的小屋时,她惊讶地看到小屋二楼左边的灯居然是亮着的。
毫无疑问,麦悠心中在那一瞬间被巨大的喜悦填满了,这种喜悦很快如同爆发的涌泉一样填满了她的心房,顺着她心脏的跳动流向身体的每一个角落。
于是这个可爱的女子嘴角洋溢着微笑,飞快地奔向那座红木做的大门,而在她的双手搭在门把手上,将要推开这扇门的时候,麦悠又停住了脚步。
“我这是怎么了?”
麦悠觉得她的脸有些发烫,越是靠近那幢房子,麦悠越能明显地感受到自己的心跳越发明快,而这非但没有让她的四肢因为加速的血流变得有力,而是给了她一种身体发软的感觉。
麦悠并不理解这样是一种怎样情感,或者说,在那一场屠杀后,只有极少的类人清楚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怎样的感觉了——如果说在情绪模块化、人工道德规范大规模的普及以前,人类对于类人抱有的是一种长辈希望孩子成长的情感,那在这两者普及以后,人类对于类人则是一种毫无保留的溺爱。
而此时的林升正躺在床上,翻看云中紫在离开时递给他的一段视频和一些信息。
“我觉得你看了这个会对复合体,或者说对人类的抉择有所改观。”——这是云中紫当时的原话。
社会的发展是有惯性的,对于进入了理性社会的人类文明而言,接受这样一个理性的社会并不代表他们就要放弃过去的情感。
就像现代社会手工作坊依然有它的一席之地,甚至许多人对于手工打造的物件的喜爱程度和珍视程度更甚于流水线上的产品一样——人类社会非但没有因为理性社会的构建而变得无情,反而他们中的每一个人都变得更加地富有情感,更加的擅长艺术和创造。
这和当时道德伦理委员会所宣扬的说法一致。
现在林升的眼前是一个头发花白的老者的投影——他看起来垂垂老矣,这是他身体机能被使用到极限的一种表现,老者后背上每一处空间都扎满了无数的管道,显然道德伦理委员会为延缓这个老人的寿命做到了极致。
林升清楚这个人就是新纪元四百年时道德伦理委员会的会长,他太有名了,这个老者为复合体,更确切地是为人类奉献了接近一千年,而他又拒绝从神经组合网络里获得重生——为了获得这位智者的帮助,整个复合体都在这个老人身上倾注了大量的心血。
出于对死亡的思考,“智慧”选择接受衰老——是的,还有什么其他的称呼能用在这个老人的身上呢?哪怕最有智慧的圣者,又或者神经组合网络里的人们亲至,“智慧”也依旧是属于这位老者的。
“智慧”一直在衰老,这个老人衰老了一千多年,而这只是出于他对死亡和那些未能永生的、没有获得人类资格的智慧生命的一种出于敬意的感受和朴素的尊敬。
因此“智慧”拥有了“衰老的永生”,那种可怕的感受甚至让机器都数据混乱——甚至许多人出于一种敬重,选择用备忘录助手来帮助老人来分担一丝痛苦。
而哪怕是这样,都会让那些人们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完全失能。
而复合体通用的情绪模块,也正出自这个老人一人之手——从来没有欢乐的人类自然无法设计出完美的欢乐,而从来没有品尝过痛苦的人自然也无法囊括出全部的痛苦。
“智慧”也因此作出了极大的牺牲,他的意识体结构被近乎改造成了一种绝对的开源结构——这让他拥有极大的共情能力,也让他完成了他生命中最后一项作品,也就是情绪模块化系统。
怀着一种极大的震惊和莫大的敬意,林升看完了对于“智慧”过去的介绍,对于这样一位老者——哪怕伟大和崇高这样的词语都在其面前黯然失色。
因为“永恒的衰老”,“智慧”的身形非常的瘦小,甚至他的四肢都还没有身后管道里最细一根粗,但是他的头颅是饱满的,他的眼里仿佛每时每刻都有超新星在爆发,那种智慧的光芒比最为闪耀的太阳还要耀眼,他的眼眶里就仿佛能容纳下一整个世界。
由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焰构成的世界。
“智慧”的眼里有着永不停息、无可平息的愤怒——这是当时艺术之都的一名画家看到“智慧”的面容时发出的惊叹。
这种愤怒甚至能感染到林升,每当他看到“智慧”的眼睛,他的内心就会升起一种不忿。而对于“智慧”而言,那样的怒火也只是无尽理智汪洋下一小块燃烧的海床。
林升郑重地将手环摘下放在床的中央,他正坐着点开了“智慧”的演讲——这篇演讲被列在《复合体历史转折文献》的第一篇:
“理智地说,直到今天,人类文明才彻底地弄清了情感的含义。在哪怕过去我们中的很多人都能列举出一系列情感参数对我们自身的影响,但哪怕理性之风照耀太阳系每一个角落,在今天,在我们宣誓踏向更高层次的文明以前,人类文明依旧困于情感社会的泥沼而不自知!”
“在科学世界的汪洋里,我们必须承认一点,那就是如果要继续驶向这片大海更深处,驶向承载了真理的彼岸,理性之光和科学精神分别是这艘船上的推进系统和能源系统。至于情感所带来的影响,它们更像是这片大海上飘忽不定、喜怒无常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