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事喊道:
“一叩首……”
吊唁的人对着灵堂内磕头。
孝子孝孙们喊一声:
“我的……”
“再叩首……”
再磕一个。
“我的……”
“连续叩……”
又磕一个。
“我的……”
一连叩拜三下,吊唁的人直起身来,并不站起来,主事接着喊:
“孝子上前谢客,客不还礼!”
这是,孝子孝孙们就要对着吊唁的人磕头一下,以示还礼,之后两个孝子上前来,把吊唁的人搀扶起来,寒暄几句,送走了这个人,退回去,再迎接下一个吊唁的人。
就这样重复着,一直到八九点钟,前来吊唁的人都离开了,才算结束。
待在灵堂里没有什么意思,而且这谢客的也不需要我们,所以我和白安妮胖子在一黑之后,就出去了。
出去干啥?看表演。
我们这个地方,白事要比红事过得更隆重些。
喜事最多也就忙三,高潮的部分也就是娶新娘办婚礼的过程。
而白事就不一样了,每一次“押纸”都是一个高潮,到了下葬的前一晚上,就是能够引起轰动的第一次大高潮。
为什么是大高潮呢?
因为它有表演。
什么表演?
传统艺术的表演。
一般都是请一帮传统的艺术团,一般包括一个主唱,两个吹笙的,还有几个伴奏的。
是主唱,也不是唱,只不过是偶尔才开口的,最多的就是吹唢呐。
我们这里把他们统一称为吹喇叭的。
虽然我从观看过无数次这样的表演,每次村里面过白事,都是同样的内容,就连吹得曲目都如出一辙,压轴保留曲目肯定是《百鸟朝凤》,但每次请得艺术团都不一样,演出风格也不一样,还是值得一看的。
而且,这一次,听宏伟宏宇真的下了血本,一下子请了两个艺术团来。
还让这两个艺术团来一场竞演,看看哪一方能够获得观众们的青睐。
其实不用比较就已经分出高下胜负了。
因为宏伟、宏宇请来的两个艺术团,完全就不是一个风格。
一个传统的艺术团,就是吹喇叭的。
而另一个,是现代歌舞艺术团。
一个传统,一个现代的碰撞,根本就碰撞不出什么火花来。
若要是很多年之前,那传统的艺术团,传统的吹喇叭,简直是无敌的存在,老少皆宜,谁都爱听。
可是现在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