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的这些,我都同意.柴培德应道.
秦海继续说道:材料科学的难度,在于一项技术的形成需要一个漫长的周期.一种新材料从提出概念到最终投产,可能需要经历数以万计的实验,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金钱.借助于高精度以及自动化的加工机床,我们能够很快地实现加工制造技术的升级.但材料技术的升级,却必须一步一个脚印,没有任何捷径可循.
柴培德笑道:我看到的情况怎么是恰好相反,某人说要解决什么材料问题,没几天就拿出成果来了,好像并没有什么积累嘛.
秦海的脸红了一下,他当然知道柴培德说的某人正是指他秦海,而他在材料技术上的这些逆天表现,其实都是靠着他这个穿越者的金手指.他支吾着说道:我这边的事情,有些偶然性.其实我也是阴差阳错,得到一些启示,才在某些领域取得了一些比较快的成功.但这.[,!]种模式是不可复制的,材料是一个广阔的领域,我不可能样样精通.凭运气能够赢得一时,但要赢得长久,还是要靠扎扎实实的积累.
你这个态度是非常正确的.柴培德评论道,我一直担心,你少年得志,成功来得太容易,会导致你心浮气躁.现在看起来,你对于自己的成功看法还是比较客观的,这样我就放心了.
谢谢柴省长的批评.秦海摸着脑袋说道.他对于自己有多少斤两,还是看得清楚的.事实上,他的金手指还有不少可以施展的余地,要再做出十倍于此前的成就,也并非痴人说梦.但问题在于,他想要的并不仅仅是个人的成功,而是一个足以傲视全球的材料帝国,这就需要一个庞大的技术团队来作为支撑.打造这样一个团队,是需要时间和金钱的.
你继续说你的想法吧.柴培德说道.
秦海道:综合我上面说的那些,我认为,我们国家要想成为一个工业强国,在材料学的研究上就不能有任何耽搁,必须从现在做起,而且是全力以赴地去做.然而,我这一次去厩,了解到的情况却令人担忧……
接着,他就把陈贺千向他讲起过的情况以及自己亲眼目睹的情况向柴培德一五一十做了一个介绍,最后说道:咱们国家现在还处于经济困难的时期,各项投入都无法保障,这一点我完全能够理解.为了保留住这些珍贵的材料学人才,不丧失宝贵的机遇,我打算把他们都集中到安河来,给他们创造良好的条件,让他们心情愉快,精神饱满地投入科研工作,把中国的材料科学体系支撑起来.
这个想法非常好!柴培德赞道,国家需要管的方面太多,在这个特定的领域里无法投入更多的资金.而你只抓住一点,所以可以把这件事做得更好.这也是你为国分忧的表现,仅凭这一点,就可以看出你小秦是识大体,顾大局的人,并非一味追求个人经济利益的人.
我还真没想过自己有这样高尚,我只是因为一直从事材料工作,对材料学有深厚的感情罢了.秦海赶紧表示谦虚,他可不希望自己身上带上太多的光环.
柴培德道:在安河建立一个材料学院,只要你能够保证资金投入,其他方面,包括土地,政策等等,省里都可以给你提供,你不用担心.不过,我向杨省长汇报此事的时候,他问了我一个问题:把这样一个集中全国材料科学精英的学院建在安河省,是不是合适.像这样的学院,怎么也应当是建在厩的吧?
柴培德说的杨省长,也是秦海的老熟人,他正是原来的副省长杨亦赫,现在已经把前面的副字给抹掉了.杨亦赫的担心,说起来也是一个笑话,实在是安河省在国内一直属于经济上偏向落后的省份,领导们实在不习惯自己能够在某个方面具有代表全国的声望.
秦海笑着答道:其实,所有的精英都集中在京,浦,穗这样的大城市,本来就是一种错误的布局方式.科研又不是卖菜,哪有动不动就扎堆的道理?国外的研究机构就是分散在各个地方的,比如加州,麻省等等.这样分开来,可以减轻大城市的负担,也能够给科研人员提供更好的条件,何乐而不为?
你说得有道理.柴培德应道,杨省长的本意,倒也是非常欢迎你的作法.这个材料学院如果真的能够建成,对于咱们安河在国内的地位,可是有大大的提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