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亮望着沉稳的面孔里带着几分稚嫩之气的檀尊,语气温和的问道:“贤侄,你的父亲与我们同为托孤重臣,如今他不在都城,我们想问问你的意思呢?”
众人的目光都汇集在这个年轻人身上,檀尊今年还未满十七岁,比少帝都整整的少两岁。可在场所有人都不会怀疑他的心智,檀道济的儿子个个都随他父亲。檀尊十五岁在朝为官,政绩也不错,深得同僚的好评。
“中书令大人,恕晚辈无法认同你今日的做法。我的父亲是宋国的征北大将军,我们从小都接受檀氏家训。‘不涉党争,只为陛下守护宋国的江山’,所以朝廷中的废立乃是大事,这不应该就由我们来决定。”檀尊朗声说道,一字一句甚是清楚,直截了当的拒绝是他要表达的态度。
这一反应,傅亮与谢晦也早就预料到了,“武人心思”的檀道济教的儿子也同他一般思想迂腐,只懂得愚忠。
随后傅亮再次发挥自己的口才过人的特长,与谢晦唱着双簧,几番游说,檀尊依旧不为所动。拒绝参与他们废立少帝的行动。
若是单单不参与也没关系,怕就怕他们闯宫废立少帝之时,檀尊出动京郊附近能够听他调令的八万常备军,来个拨乱反正,营救少主,论兵力,皇城里五万禁军归领军谢晦管制。皇城外八万大军归檀道济管制,两人关系素来不睦已久。若借此机会檀尊后发制人,那他们所有人便会沦为乱臣贼子被诛灭九族。
若不能说服檀尊,他们便不敢擅自行动。局面僵持不下,徐羡之并不想理会谢晦与檀道济之间的私人恩怨。可他脑海里突然想起了一件事,那便是进入谢府之前,府上的仆人赶来送出的消息。若此刻再将这两件事联系在一起,他就突然明白谢晦下了一盘更大的棋。
“檀公子,在下十分佩服檀府上下对先帝的忠心,可若有一天你们的这份忠心同样用在少帝的身上,殊不知也可能会断送先帝打下来的江山。这到底还是忠君吗?这不过是为了你们自己的虚名,根本就不是为了宋国。”谢晦言辞更加犀利。
“不管谢将军怎么劝,都恕在下不能做出有违檀氏家训的事情。如今家父在平息武陵之乱,不出数月便能班师回朝,如此大事,不如等到家父回都城之后再行商议吧。”檀尊不卑不亢,以退为进。
争执不下,谢晦有些急了,终于使出了杀手锏。他略微沉思片刻,面上露出狠毒的神色,对着檀尊说道:
“哈哈,今日忙着宴请诸位,都忙忘了一件事情,实在是抱歉。檀贤弟,有件事情与你有关,差点都忘了告诉你了。”谢晦大笑说道,檀尊再善察言观色,也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
而徐羡之已经猜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