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红色的大门缓缓开启,鹅黄色的幕帘拉开。
大殿内,主座上坐着一位穿着明黄色华服的少年,手里握着一把玉扇。
“民女魏氏,叩见陛下,愿陛下福泰安康,顺心如意。”贺小安按照檀尊所教,屈身行礼,至于台词倒是她自己跟着电视上学的,随口说了两句。
她本想称他为万岁,可是又想起来这个称呼似乎有些超前了。万一皇帝一时接受不了,反而弄巧成拙。
“你起来吧,今日朕也是私服来到檀公府里,不必拘于君民之礼,快快入座吧。”一个清脆中略带些沉稳的声音在贺小安耳边响起。
贺小安觉得他不过是个青春期的孩子,刚变声还没有完成,她其实心里也只将对方当做一个普通人。
一抬头,二人的目光就遇到了一起。
眼前不过是个天真而忧郁的少年,贺小安第一次如此近距离的看见刘义隆。上回他来皇城,只是远远的看了一眼,还以为是个明媚的少年。今日一见,贺小安却觉得他坐在那里,眼神里充斥着莫名的不安。
尽管在檀道济等臣子的面前,他在努力的展现出一副大人的模样,可他的心里其实并不想外面看上去那样的镇定。
而在刘义隆的心里,此刻他觉得贺小安进来的时候,他便仿佛看到了一束光。那清澈的眼眸,红唇里的妩媚,婀娜的体态,像极了一个人。那便是他的母妃。
贺小安虽然是不慌不忙的入座,可她内心却是又有着几分担忧,不想这时候横生枝节。正是这种矛盾的心里,这顿不用想也知道,气氛压抑的饭局,对她来说就是一场煎熬。
这天底下没有几个人,有机会更够跟皇帝同席吃饭,可当这份幸运砸下来的时候,贺小安觉得大概绝大部分人都和自己一样,是如坐针毡。
至于桌上吃的什么菜,贺小安倒是没有太过留意,开席之后,檀道济陪着刘义隆闲聊着家乡风趣旧事。
刘义隆话很少,全程都是由着侍女替他布菜,温和而不失礼貌的的目光在檀道济及檀粲身上停留。只有每当他将目光稍微在贺小安脸上停滞的时候,片刻过后,就会慌张的挪向别处。
贺小安想着自己竟然被莫名其妙的叫来吃饭,不如就尽力活跃下气氛吧。檀道济讲的话题,很显然刘义隆也接不上什么话,反应只是淡淡的。
“陛下从江陵来,民女也曾经数次路过江陵郡,那里真是个人杰地灵的好地方。不知道如今的江陵,是什么模样了。”贺小安突然开口说道。
“你去过江陵城?”刘义隆眼里掠过一丝惊异。
贺小安其实并没有去过江陵,但是她作为一个二十一世纪的小导游,像荆州这种历史古都,她还是有信心能够随便聊些话题的。也好过让檀将军一个人,聊些陛下不感兴趣的事情。
“不过是许多年前的事情,印象也没有很深刻了。洞庭湖上的秋色十分迷人,早上从白帝城出发,行船在彩云之间,两岸重山,不过一日便到了江陵。”贺小安笑着说道,可在心里却祈祷着“李白大师,你可别怪我提前剧透了你的诗。”
果然聊起江陵的故土人情,刘义隆的话便多了许多。主动与贺小安、檀道济等人分享了江陵城里的趣闻。
他不过是一位十七八岁的少年,从前在江陵城,作为一个藩王,他的人生便也没有什么压力。自然是无拘无束的生活,一个闲散自由的王爷,却不料一日成了九五之尊。
九省通衢的江陵,自然是离不开水,汉江流域,长江天堑,若不是刘义隆主动提起。可能大概都不会有人知道,这位少帝帝王在来都城以前,还曾经与封地的将领们一起在星夜里去江上钓鱼。
刘义隆滔滔不绝的讲述着江陵的那段快乐时光,目光有着别样的光芒。贺小安觉得那是对自由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