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琅琊山之行,就如同高允一开始说的那样,山上全是积雪。贺小安花了几天时间爬上去,也没有看到阿骆说起的那些地方。
林中的树屋,悬崖边的松柏,云深尽头的古寺,一样都没瞧见。自然也不曾见到王氏后人,这座琅琊山与阿骆说起的似乎不太一样。
可是再也没有机会同阿骆一起来了,后来贺小安爬上了山顶才终于想明白,自己想拜谒的不是琅琊山,而是想找寻记忆中的那个少女。那个拼死护着自己,至此不曾离去的女护卫,也是贺小安交的第一个朋友。
虽然心情有些失落,可她还是努力的微笑,她想起来阿骆的母亲还在魏国的平城。逝者已逝,得对活着的人更好一些才行啊。
这些日子,高允已经将都城里的情况都讲给了贺小安听。从前在电视剧上才见过的剧情,原来在古代正在真实的上演。
在宋国待了几年的贺小安,对于权力斗争的残酷深有体会。而魏国权力的斗争则不同于宋国这君臣之间的夺权。在魏国的权力中心,远比这要残酷,要血腥得多。它的主题叫夺嫡,争取之尊之位的宝座。
魏国的皇帝年事已高,再加上前些年在外征战,损伤了身体,这两年情况已经越来越不好了。皇帝的身体衰退,而魏国没有立储君之位。这权力的争夺,便尤为激烈。
魏国有六个成年的皇子,除了大皇子拓跋焘因为当年忤逆陛下被逐出都城,且说永无继位的可能。其余五人,机会都是均等的,二皇子拓拔霈贺小安是见过的。其余四人最小的六皇子拓跋俊也已经十九岁。
去年年末,魏国皇帝下旨,召所有的皇子都从封地回到了帝都平城,进行为期一年的考核,就连立誓说永不回帝都的大皇子拓跋焘也因军功卓着,回到了帝都。
一时之间,朝野上下议论纷纷,这位失宠多年的皇长子是否还有机会成为储君,没有人能够猜测到。但拓跋焘无意于这至尊之位的争夺确是事实,回到平城不足两月又回到了西境战场。他是唯一一位不在都城的皇子,似乎也是离储君之位最远的人。
可他又似乎是威望最高的人,他不争不抢,却依旧被所有竞争者视为死敌。拓跋焘在魏国就是这样的存在,最不受宠的皇子,威望最高的一品大将军,隐姓埋名的边境战士……真正了解他的人很少,连贺小安都觉得自己从不曾了解过他。
至于都城里关于太子人选的这一年考核,具体的细则高允也知道的得不多,毕竟他也已经离开了魏国有一段时间了。
“那以你的了解,这其余的五位皇子中,谁夺得帝位的可行性更大一些?”贺小安不禁好奇的问道。
高允沉默了片刻,回答道“若论朝中威望,以及母妃的家世显赫,自然是二皇子乐平王拓拔霈。他的母亲是慕容贵妃,位列众人之首,也是魏国的豪门大家族。朝中的臣子支持他的人最多,而且他这几年在边境,也立下不少战功,直逼大皇子殿下……”
“原来是他?”贺小安不禁有些失望,那个二皇子贺小安真的是没什么好感的,“先生不知道,他的那些战功怎么能与皇长子相提并论呢”贺小安不是替自家相公打抱不平,二皇子好大喜功偷袭龙城,却被约突邻部落袭击抢走了所有粮食的事情,来龙去脉自已也了解得差不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