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高允入内,长相气度却也不凡,根本就不像是一般的家仆。跟在贺小安身边的人,果然没叫人失望。
考试开始,因为有贺小安举荐的人,她自己不能再做考官了。便与各位皇子一起,静静的看着所有大学士的表演。这些题目虽然不如八股文那般难懂,但也确实不是贺小安擅长的内容。
可高允不一样,他出生在魏国的官宦之家,从小所受到的教育都与这时代更加的契合。
这些皇子与贺小安也已经熟络了,不少人也是在客栈见过高允的。一群人隔着一道竹帘,静静的看着他们参与比试。贺小安的目光再次落到了那位年轻人的身上。
“不知道五殿下带来的那位学士是谁,看上去好年轻。”
“他叫杜青,中侍郎杜大人侄子,杜大人是杜夫人的兄弟,所以这人就是杜母妃的侄子。”一旁的拓跋健解释道。
原来,这人是皇长子魏焘的表兄弟。怪不得其余的皇子似乎也不太待见他,贺小安心中便也有数了。
如此看来,杜氏一脉,现在都转而支持五皇子了。
若能将皇长子在朝中的势力都转而去支持五皇子,那似乎也是加大了他的胜算的。且五皇子母族尹夫人一族,也还有些人脉。只是相比与其他皇子母族,没有太明显的优势。若论母族的势力,当以慕容家族为首。这也是二皇子为何在朝中能有如此大影响力的原因了。
毫无人脉势力的贺小安,要想获得支持便只能去亲自培养自己的势力了。高允入朝为官便是第一步,在朝中有了自己的人。便也更有机会查出幕后的真相。
毫无意外,比试结束高允拔得头筹。这个结果让所有人都很意外,只有贺小安知道他确实有这样的实力。当初在宋国,她便知道以高允的才学就应该入仕为官。虽说这次高允入仕,贺小安也有些自私的想法。可她早就想好了等自己了结了过去的事,也算是还了高允的人情。她相信在未来,高允会成为魏国的栋梁之才,而她就是那个伯乐。
高允立于大殿之上,接受着来自四面八方的注视的目光。可他依旧淡定从容,自信满满。
魏帝看过他的答卷,那拍案而起的赞美,像是忘却了所有人。
“此人当为我魏国国师,只是一个区区中书博士实在是太屈才了。”
可高允却笑着回答道:“陛下谬赞了,草民愧不敢当。草民不过是一介乡野白衣,得蒙贺兰氏的收留,如今能在小姐身边替她打点事务。今日有幸在进入太学院,以是十分有幸。”
“太学院是朕选拔天下士子的地方,能够交到你手里,朕很放心。”
魏帝当即下诏,封高允为中书博士,协助太傅程大人一起管理太学院,主持开春以后的学子选拔考试。
其余的皇子自然是落空了,输给贺小安倒也没有那么重的火药味,至少这个人一直没有选择自己的立场。也好过了输给自己的竞争对手。
这场比拼就这样落下了帷幕,贺小安又陪着魏帝在太学院里逛了一圈,见过了太学院里的学子,才知道魏帝爱才之心,也不仅是说说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