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华殿里今天好热闹,虽然前朝的皇子们还在御书房里被陛下训斥,可六皇子被贬的消息也早已传到了后宫。
原本皇后听闻贺小安也进宫,只是想趁此机会见见她,也算是感谢她之前救颖公主一事。可后宫从女人们听闻她要来,都纷纷赶往乐华殿。一方面是后宫的妃嫔们,同样对于朝事的好奇,贺小安在御书房里目睹了魏帝与六皇子谈话一事,也想从她这里多知道一些消息。另一方面,其实包括慕容贵妃在内,都对贺小安心存感激。因为当初正是她在御书房的一番话,让魏帝决定废除“立子杀母”一制,在如今立太子的关键时期,这样的决定才是真正救了后宫所有妃子一命。
每个人都将性命看得很重要,富贵荣华在前,也无法克制这样的恐惧。但也正是这个残酷的祖制压制了妃子参与朝政的念头。
内监将贺小安引了进去,正殿的暖阁里坐着十多位妃嫔,对于这些面孔她还是有些印象,大多是在宫廷夜宴上见过的。
这哪里是皇后想要见我,分明是整个后宫的娘娘们都想见我啊。贺小安在心里犯嘀咕,上了年纪,又有权势的中年女人,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盛气凌人,优越感强看谁都那么回事的。还有一种是大方端庄,八面玲珑,十分懂得做人的。无论跟这其中的哪一种人打交道,其实都会很累。
所以,贺小安并不想喜欢这种宫斗戏中最常见的画面。一群深宫怨妇,面合心不合的坐在一起,互相拿人消遣,背地里勾心斗角。
拜见皇后,拜见贵妃,然后是各宫的娘娘,后宫的礼仪繁复比在御书房里见陛下还要费事。容不得有差池,一个个磕头行礼下来,贺小安已经跪得膝盖都疼了。
好在皇后对她态度很温和,行礼完毕就安排赐座,座位设在妃嫔之下最末端的位置。
“倒是难为这孩子了,本宫原本不过是想见见你,跟你说说话,上一回在宴席上见过一次,觉得姑娘说话有趣,又有见识。不想各宫的妹妹们竟然都想见见你,索性就都一起见见吧。”
皇宫的笑容,雍容淡雅,虽然有些距离,却也并不觉得疏远。这样的性情,也让人明白为何魏帝爱了她几十年的原因。
“能够见到皇后娘娘和各宫的娘娘们,是我的荣幸。”贺小安也不卑不亢,其实她已经扫视过了在场的所有人,也早已见到了杜夫人在场。只是不便打招呼,与其陪着后宫妃嫔闲聊,其实贺小安倒宁愿单独见见她。
也许是先入为主的观念,也许是在杜夫人的脸上能更多的看到魏焘的影子,他们的音容笑貌,还有那疏离的性情,都那么像。以至于后半部分,贺小安也没有认真听大家的谈话内容。慕容贵妃问起今晨御书房里发生的事情,贺小安也一味的装傻不予理会。
当然他们更多的话题是在说着今日暖阁里没有来的那位姜夫人,六皇子拓跋俊的生母。如今六皇子获罪被贬出都城,那位姜夫人则是吓得病了。却也没有人去看她一眼,后宫是一个很现实的地方,若没有恩宠,没有尊荣与地位,那边是人人都瞧不起的。在妃嫔们的讥笑和调侃中,贺小安已经预感到,也许接下来这位姜夫人的日子都不会太好过。
虽然拓跋俊沉迷酒色,卖国求荣,可这件事情却也不应该牵连自己的母亲。这时候贺小安才明白,母凭子贵的道理。魏焘当初所做的决定需要多大的勇气,他凭着一己之力,不断立下战功,让自己越来越强大,不过也是希望自己的母亲在后宫的日子会更好过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