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之后,北方暴雨不断,黄河受到连日以来多次暴雨影响,多处决堤,无数良田被冲毁,上万百姓流离失所。其中又以颍川郡最为严重,颍川上游是禹州,这个华夏第一古都也曾因大禹治水而闻名。这回再度因为水患而备受关注。
因此这里的百姓也常年受到水患的侵扰,这次颍川郡水患告急,地方员工上书朝廷请求赈灾治水。这是魏焘登上太子之位后,朝中所发生最大的紧急政务。对于黄河水患的治理,放眼整个朝堂上,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从前在边境,魏焘与军中将士一起治理过多次水患,有着丰富的治理水患经验。
这一日,众臣子聚于朝晖殿上,商讨水患治理一事,从前的水患治理多以修建堤坝“堵”为主,这次魏焘主动提出以“疏通”为主的策略,同时在黄河主干道上开挖多条引水沟渠,将这些水引去更多的地方灌溉农田,并为此连夜紧急制定了一套方案。这套方案一出,众臣无不拍手称赞,魏焘凭着自己的实战经验,以及对黄河流域地势的了解,制定的这套方案,几乎是可以一劳永逸的解决水患问题。可避免未来在十年之内,再有此困扰。
这个想法自然也是得到了魏帝以及朝中大臣的支持,于是魏焘便请旨,从朔北调取三万兵力,参与水患治理。又主动提出亲自前往颍川郡治理水患。
太子刚刚册封,原本是要留在都城参与更多的国政,可一时之间,朝野上下也找不到比他经验更丰富,又有如此魄力和决心的人。魏帝便只能准允他亲自前往。
原本在大殿之上,二皇子拓拔霈也还想趁机争一争这水患赈灾这趟差事,毕竟赈灾朝廷放粮拨银子,也算是一个肥差。
但尚书令刘洁立刻向他递了一个眼神阻止了他这样做,所以他才没有去争这趟差事。过后刘洁告诉拓拔霈,赈灾虽然是肥差,可治理水患却是苦差,若治理得好,自然是被称赞,可若治理不好说不定还会获罪。如今太子之位已经有了定数,刘洁便其劝解他要沉得住气,不该在这样的地方与魏焘起争执。
待众臣子散去以后,在御书房里,魏焘临行前,再见了一次魏帝。
“朕见你神色疲惫,可是连夜制定这方案,还不曾休息过?”
“水患来势凶猛,容不得儿臣再有耽搁,我既已成为太子,自当是应该首当其冲,为父皇排忧解难。”
“对于治水,朕是信你的。治水那贺兰氏昨日闹了一回,你可曾去……”
魏焘的表情有些错愕,若不是魏帝的提醒,魏焘估计忙完了这件事,还没想好是否应该回一趟王府,弄清楚一些事情。可他此刻,显然是没有这么多的精力的,也许是带着几分对于贺小安的亏欠,也许是不满。总之那样的情绪,让他有些烦躁。
“父皇,儿臣今日便会出发前往颍川郡,王妃的事情等儿臣回都以后再说吧。”魏焘直接回答道,不过,随后他又补充了一句:“待儿臣回都,会亲自带着她来向父皇道歉,她所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若父皇想要惩罚她,儿臣愿意一同领罪。”
魏帝闻言,沉吟道:“也许你会怪父皇昨日的处罚重了些,但是朕说过的话,也绝不会轻易改变,她不能成为太子妃,更不能成为皇后。朕要你明白一个道理:为君者,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情感,不被七情六欲所左右,这是你应该迈出的第一步……”
魏帝的言外之意是,成为帝王应该做到灭情绝欲。这是一个沉重的话题,而魏焘最大的缺点大概就是太重感情了吧。贺小安便是魏帝给他的一个难题,这道题从前他选了一次,那一次他毫不犹豫的选了贺小安,可如今谁也不想再经历这样的选择了。
“父皇,儿臣一定会治理好黄河水患,也为受灾的百姓谋好生计。我希望到时候能够向您求一个恩典……”
“以后再说吧”
魏帝打断了魏焘的话,他知道魏焘想说什么,而他不想听。其实在魏帝心中,依旧是很欣赏贺小安的,欣赏她的独立和果敢。让他不满意是魏焘对于贺小安的感情,痴狂到胜过了一切。魏帝年轻的时候,也有过这种强烈的感情可他成为皇帝以后,越来越明白一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