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冕仪式决定在城外的郊野的一片空地上举行,离城门不远不近,既不至于太荒芜又不会扰民,话虽如此这场加冕仪式本就是打算让更多人来看让更多人知道的。在举行之前,这消息就已经被苏二五通过教内势力传遍城中了,一时间城中百姓及外来的江湖人都对此十分感兴趣,对后者来说更是看见历史的时刻。
当天天气依旧阴沉,铅青色的天空刮着呼啸的寒风,但既没有下雪也没有下雨,倒也算是个不错的日子了,百姓们都特意披着厚厚的外衣来旁观,有些小贩更是机灵地早早占了位子摆摊售卖早餐、点心等物,一时间赚个盆满钵满,倒真是欢喜死他们了,甚至对那素未谋面的苏将军在心里感激极了,还希望以后能多来几次这样的节目。
这日子就像赶集一样热闹,甚至比赶集还要热闹,于是就到了那些兵卒出场的时候了,他们被委派了负责场内安全、戒备等工作,疏通道路,使每个人都能有个可以坐着、站着的位置,但又不至于阻碍了大路,那些穿着甲胄的、身材高大的兵爷们往那里一站,这些喜欢占小便宜、吵吵闹闹的带着市侩嘴脸的老百姓就顿时老实下来了,他们可不是有什么血光之灾,毕竟只是来看热闹的。
江陵城附近的江湖人听说了此事,也特意急匆匆赶过来,不过多是平时舟车劳顿、风尘仆仆的游侠儿,他们虽是经历过许多、见识过许多,但他们比这些平民百姓还高兴还兴奋,因为他们可是能亲眼看见圣道教主和弥勒教圣女的现场人士,他们甚至能见证史无前例的、同时继承圣道教主和弥勒教主位子的时刻!这让他们如何能不高兴、如何能不兴奋呢?
江陵郡的三大世家的族长倒是不愿来这,但苏二五已经向他们发出了邀请,对于他们这些人来说不给面子就是天大的事情,他们只好苦着脸前往加冕仪式的场地,幸好他们都带着一支开路的队伍来,舒舒服服地占了块小空地坐下等候,除了无聊点儿外倒也没别的什么。
在即将举行加冕仪式的空地上在前些天就已经开始搭建起一个方便举行仪式的高台来了,高台是有木板、木柱制造的,毕竟只是临时搭建的玩意儿,这也是难免,况且这些木材的原材料就在附近呢!在高台面向城门的一边,开着一条大路,足有十丈宽,大路两侧及周围拥挤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有些小贩混在其中吆喝售卖着东西,假使是不喜欢热闹的人来到这看见这场面、听着这喧闹,想必是如同觉得一群苍蝇在身边嗡嗡嗡个不停似的。
然而不久后,这喧嚣的吵杂声就戛然停了下来,这些吵闹的人儿们竟是都不约而同地静了下来,将目光投向开着的大路尽头,只见那尽头有一群人影往这边缓步而来。待他们走得更近后,百姓们也看得更清楚了,走在当先的自然是依旧穿着那身戎装、气场凛然的少年将领,他目不斜视,神情严肃,似是看不见周边的情况,径直往前走着,在他身后两侧分别是两队人,左边是圣道教的人,右边的弥勒教的人。
圣道教队伍最前边的那个人是个白衣青年,脸上带着笑吟吟的表情,别人都不认识他,但觉得这想必是个厉害的大人物,那些江湖人倒是比百姓们更清楚,因为他们虽是没亲眼见过,但在来之前就听说过圣道教主在其中了,那就是圣道教主苏无劫吧!他们愈发兴奋了起来,一时间觉得自己等人也是个大人物了。在圣道教主苏无劫之后,则是圣道教的三公二阁,三公者即三位年高位重的教内长老,他们都是曾任过圣阁阁主或道阁阁主的人,就连现在的圣阁阁主和道阁阁主都不过是他们的弟子罢了,在三公里面自然也有苏二五曾见过的施巧然——这个有着少女般的美丽名字的老婆婆。
圣道教的起源其实源自于儒家和道家,所谓圣阁,就是追求成圣,而自古以来所谓的成圣就是用自己的思想去影响天下,他们是一群志在家国天下的人,而道阁则是追求虚无缥缈的天道,他们并不祈求影响别人,反倒是追求自我升华,颇有些像是从身毒传来的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的区别。后来儒道二家的传人便弄了个这么个圣道教,但依旧分出圣阁和道阁两支,两阁之争往往也在于向外还是向内。除了外来的弥勒教外,五行教也跟圣道教一样都是本地产物,五行教出自于阴阳家的思想,由阴阳家传人所创出来的。可想而知的是,这三大教派虽然并不正规,但其实都有其思想源头。
在那少年将领右侧的弥勒教队伍里,走在前边的自然是弥勒教威德王,他毕竟是在场的弥勒教中最德高望重之人,其次才是大圣女瓷姬,然后是左右护法卫晟和谢若兰这对夫妻。其实在场的弥勒教高层颇有些让人尴尬的感觉,因为如今的弥勒教已然分裂了,原先弥勒教三王是跟着小圣女瓷姬的,后来威德王才投靠过来,尽管就以人数和名义来说,自然是苏二五这边占理,但他们却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弥勒教的确是不完整的、分裂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