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欧买噶德,潘金莲啊!
“大娘,殿下来慰问您了,就在门外呢!”
随行预备役战士手中拎着慰问品,激动的说。
萧绍瑜选的走访第一家,是此役中一名阵亡郡兵的家。
随着唯一儿子的阵亡,老伴又去世得早,老妪便与儿媳相依为命度日,守着家中的小孙子,日子过得很苦。
“大娘,本王来晚了!”
老妪刚要出门迎驾,萧绍瑜便一脸惭愧的走了过来,握住老妪枯干的手,动情的说。
“老婆子拜见殿下!”
“大娘免礼,您的儿子在睢陵保卫战中英勇奋战,为了全城父老付出了年轻的生命。
他的牺牲本王痛心不已,以后本王和所有济阴军将士都是您的儿子。
家里有什么困难尽管跟堡长说,堡长会上报王府,本王一定帮您解决。”
儿子战死沙场是老妪心中最大的痛处,萧绍瑜的一番肺腑之言令她感动得老泪纵横。
“殿下,您已经帮了我们很多了,哪敢再麻烦您呢。”
一旁的少妇抽泣着说,她是老妪的儿媳。
“弟妹,你说得这是哪里话,你和大娘是咱济阴军的烈士遗属,你们的事就是本王的事。
一家人不要那么见外!”
萧绍瑜上前握住少妇的手,亲切说道。
“家里没个男人不行,本王会为你再张罗一门婚事的,也算是给大娘找个干儿子。”
此时,改嫁是很正常的事,远没有清朝礼教束缚之重。
但正值妙龄的少妇,还是被萧绍瑜说得红了脸,眼角余光偷偷瞄着他。
不会是看上本王了吧?
心里想着,萧绍瑜不经意间抚摸了一下少妇的手,嫩滑如丝,随后转身一本正经的对李东阳说道:
“东阳先生,尽快统计烈士遗孤遗老数量,按王府规定每月按时发放抚育赡养金。
到了受教育年龄的孩子,耽误不得,本王拟在屯田堡开设启蒙学堂。”
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对于萧绍瑜而言,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
但听在老妪和少妇的耳中,则是顿时变色。
“殿下,穷人家的孩子上不得学堂的,孩子他爹就没上过学堂。”
老妪连忙说道。
以往是温饱都没解决,自然没钱去上学堂,现在虽然有王府帮扶,但少了儿子的军饷,家里还是供不起孩子读书。
底层百姓之家,多如是。
“殿下,老姐姐说得是实情。”
大儒李东阳自然希望开办启蒙学堂,为复兴儒学打牢根基,但他知道老妪说得是实情,强令孩子入学堂是给她们增加了负担。
“本王说上得就一定上得,东阳先生,以本王的名义发布文告:
凡是烈士遗孤,皆可免费入读王府出资开办的启蒙学堂,书本、文具等亦由王府免费供应。”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要想打破士族对高端人才的垄断,就必须在普通百姓中普及教育。
萧绍瑜是有建立完备科举制度的想法的,普及教育就是在为广泛选拔人才做准备。
当然,现在他只能在屯田堡内部普及,这不是财力的问题,而是拥护与被拥护的问题。
“好,下官回城便落实。”
“此外,东阳先生你与伯勋协调一下,如大娘家这样没有成年男丁的家庭,组织预备役战士无偿帮助耕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