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5章 耕牛代购有变
随着元睿和杨彦超跟随元沐余部渡淮北返,北魏使团便算彻底撤出迎宾馆了,连夜赶来睢陵的柳世权正下榻于此。
柳世权急着来睢陵面见萧绍瑜,原因还是困扰他的战后重建事宜,现在的他是缺钱缺粮,独力难支。
钟离郡治燕城,同时也是北徐州治,按理说燕城之中应囤积储备着北徐州绝大部分钱粮,仅是应对钟离一郡的战后重建所需,不应该如此之难。
原因在于:此役后期困住元沐余部后,梁军的钱粮供应绝大部分来自于燕城。
太子曾一度切断梁军补给,梁帝又不便传旨建康,新昌所囤钱粮坐吃山空、无以为继,遂只能就近调动燕城钱粮储备。
在命柳世权返回燕城前,梁帝又对他说:望卿以钟离之力,挺到明年秋收。
南梁内部积弊太深,经此一役国库与太仓基本要空空如也了,京营六军多有伤亡,对地方州郡的震慑力势必下降,调运地方州郡钱粮遇阻不说,还将暴露朝廷的空虚。
越是这种时候,梁帝越要打肿脸充胖子,不惜太府寺老底大赏有功将士,展示朝廷“雄厚”的家底,稳住地方州郡的野心家们。
考虑到朝中百官通风报信的可能,梁帝除了勒令苏霖之加大监控力度外,便将希望寄托在云锦贸易上了,这笔贸易收益至关重要。
身为梁帝心腹,又与梁帝相知多年,柳世权隐约料到了朝廷的难处。
这种表面太平,实则危机四伏的时刻,他能做的就是稳定钟离、巩固边防,不给梁帝添乱。
之前,柳文菲返燕城招募流民的时候,他已详知济阴郡在萧绍瑜的治理下,非但率先走出战争阴霾,还呈现出蒸蒸日上之象。
客观上看,没有钱粮支撑,萧绍瑜是不会命柳文菲去燕城招募流民的,显然,萧绍瑜是将流民视作劳力的。
须知缺钱缺粮时,流民就是包袱、就是隐患,地方官员视之如瘟疫,惟恐避之不及。
是故,柳世权不得不亲赴睢陵,争取援助。
心有愁云万千,他辗转反复、彻夜难眠,纵使才华盖世,亦难为无米之炊,太难了。
他也不是没有想过,向钟离郡内诸士族筹措钱粮,然其当年乃梁帝整治不法士族的急先锋,他的手中是染过士族之血的,士族视其为酷吏,根本没有襄助的可能。
与士族势如水火局面的产生,既有为人臣子之忠,他替梁帝背了黑锅,也是秉性使然,出身下品士族的他为人刚毅,怀家国情怀,素有北伐之志,痛恨士族势大掣肘之弊。
不得不说,在处理士族积弊问题上,柳世权所行过刚,比之萧绍瑜的刚柔并济、有拉有打,逊色三分。
李东阳理解老友柳世权之难,昨夜与元景隆密谈结束后,便第一时间过来安置、安抚之,并代表萧绍瑜作出了襄助之承诺,只是出于谨慎,襄助力度上含糊其辞。
李东阳虽是南康王长史,萧绍瑜的大管家,在济阴可谓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然而越是如此,他行事越要谨慎有度,不做权力范围之外的事。
事实上,济阴财权、军权是牢牢掌控在萧绍瑜股掌之间的,军政发展规划也是萧绍瑜主导的,李东阳的权力职责主要体现在执行、谏言和拾遗补阙。
钟离重建所需颇巨,即便柳世权还有点家底,所需援助也不在少数,故李东阳不能贸然承诺援助力度。
见难解老友之忧愁,萧绍瑜又不可能立刻赶回睢陵,心细如发李东阳便找来柳文菲,嘱其尽力安抚其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