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4章 大爷来了
“陛下,臣抄没的那批官银,可否拨给柳大人,以解燃眉之急?”
从祥福钱庄抄没的那批官银数目,萧绍瑜早已具折上奏梁帝。
只因战事突起,尚来不及押往京城,仍滞留睢陵。
见柳世权遇难,想收买未来岳父的他,趁机谏言。
“老柳,你感不感动?本王贴不贴心?把文菲嫁给我,你不亏吧。”
萧绍瑜朝满腹惆怅的柳世权,眨了眨眼,满满的善意。
柳世权眸中重燃希望,可惜,那点小火苗立刻被梁帝的话浇灭了。
“济阴郡库已被沈贺败光,这笔银子本也是拨给济阴的,九郎啊,你就留着重建济阴用吧。”
“诶,老皇帝是讲究人啊,本王咋就忘了这事呢,不能被爱情冲昏了头脑啊。”
萧绍瑜猛然想起,自己这个太守不是没有余粮,而是要啥没啥,只能对柳世权说声抱歉了。
“还是陛下考虑周全。”
他讪讪一笑,装着没看见柳世权哀怨的眼神。
“你奏疏中,为襄助守御睢陵的诸士族,请求朕赏赐监生名额的事,朕准了。
朕意每家赏赐一个名额,有突出贡献的可以赏赐两个,九郎啊,你拟个名单报上来就行了。”
哪家士族能得两个名额,梁帝竟然将这个权力下放给了萧绍瑜。
“这是要助长本王拉帮结派的气焰么?”
萧绍瑜有点看不懂了,可是,更让他看不懂的还在后面呢。
“魏国那两千降兵便安置在济阴吧,济阴郡兵的员额升为一万,此战中缴获的兵器甲帐,也留在济阴装备郡兵吧。”
“啥?”
“郡兵扩编、降兵分田安置事宜,九郎啊,你要切实负起责任,不要辜负朕对你的信任。”
“幸福怎么来得这么快?你啥意思啊?鼓捣本王造反呢?”
萧绍瑜有点懵了,就这么一会工夫,自己手中的兵权就扩大了一倍。
“九殿下,重任在肩啊。”
柳世权酸酸地提醒发呆中的萧绍瑜:傻小子,快点谢恩啊!
“臣必不负陛下所托!”
不管是坑、还是坑,表面文章萧绍瑜做得还是很像样的,慷慨激昂,催人泪下。
还别说,二人退下后,独坐御帐的梁帝还真就老泪纵横。
“阿瑛,我们的儿子长大了,他很优秀。”
......
翌日,梁帝亲统京营大军还朝,各州州兵返回本州。
随征诸将皆得到了相应封赏,伤亡兵卒的抚恤政策也公之于众,军中洋溢着喜庆。
和约签订、两国罢兵言和的喜讯,八百里加急传入京中,举朝百官的注意力都被梁帝凯旋吸引了去。
萧绍瑜留任济阴,却被朝野所忽略。
也许太子仍记得梁帝曾言:战后另择济阴继任太守,然以他的处境还敢生事么?
更被朝野所忽略的,是对萧绍瑜麾下幕臣的封赏。
范雍以其特殊身份,纵使战功不菲,依旧不升不降,仅仅赏以锦帛。
这在朝臣的眼中是很正常的事,没必要大惊小怪。
因此,也没人留意,他于战时兼任的南康王府司马一职,并未撤销。
范氏二子也是大体相当,除原职不升不降,只是各自得了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杂牌将军号。
长子范伯勋将号“绥虏”,次子范仲勋将号“荡寇”,位列一班,是最低级的将军号。
与萧绍瑜的宣惠将军一样,仅代表军阶,并无相应职事。
江湖出身的叶清玄,得了一个很不起眼的乐平县尉,根本入不了朝臣的眼。
李东阳高职低配,得了一个济阴盐铁转运使的差事,并无品阶晋升。
这个差事倒是个肥缺,却同样入不了朝臣的眼。
“毕竟是立了功的,陛下不升其官,总不能一点油水也不给吧,算不得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