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家属院里都有个大喇叭,用于紧急通知一些事情,上下班的时候也会播放一些乐曲。
只是谁也没想到,大过年的这个喇叭竟然会响起来,看样子这是有紧急事儿。
李春兰心里一动,她不住在钢厂,可万一钢厂也有通知呢。
想到了这一点,李春兰赶紧跟爷爷交代一声,也抓起面包服就朝钢厂的方向跑去。
到了钢厂门口儿,李春兰就被吓了一跳,原本放假之后寂静无人的大门口,现在已经拥满了穿着工装的工人师傅。
这些人的工装外头套着棉大衣,戴着棉帽子,分明是一副要出远门的样子。
看到李春兰跑得急,就有熟悉的工人师傅冲她喊,“小李医生不要着急,你们卫生所的车还没有出发!”
李春兰一听,却是跑得更急了,没想到还真的有事儿啊。
卫生所门口停着一辆大卡车,医院的人正往上边儿搬器械呢。
所长就站在台阶上指挥,看到李春兰跑过来,他非常高兴,“春兰,我还想着通知不到你,就先不叫你了。”
李春兰喘着气,“我听见东河医院的人全体集合了,就想着咱们是不是也有任务?”
“是啊,北河大地震,这附近所有的医护人员都要赶过去参加急救!”所长说的很着急,他指了指你眼前的大卡车,
“春兰,你家里能走开不?如果能走开你就上这辆车,参加第一批救援队!”
李春兰二话不说,搬起一箱药品就往车上递过去,“所长,你跟后边走的人说一下,帮我通知一下家里!”
“好勒,你放心吧,我们这儿都留着值班儿的,家里有啥事都会给你搭把手的!”所长满口答应着,又回身招呼卫生所的同事,
“女同志们都上这辆车了,这车上有棉被,还有篷布!”
东河是个穷地方,各区县的条件都不怎么好,钢厂在当地算是数一数二的大单位,即便如此紧急,给救援队配备的车辆也全是卡车。
大家都知道卡车是拉货的,后边的大箱板即便装上篷布,那也是给货物遮风挡雨,丝毫没有保暖的作用。
所以冬天坐这样的车,一般都要准备几条棉被裹在腿上,不然一会儿就受不了了。
抗震抢险讲究的是分秒必争,平时拖拖拉拉的女同志们这会儿都利索起来,也没心说笑,一个一个绷着小脸儿,就往卡车上边儿爬去。
最后一个人刚上车,大箱板还没有扣上,卡车就发动了。
随着第一救援队浩浩荡荡的驶出厂门口,那些还留在工厂门口的工人师傅就鼓起掌来。
车子开了起来,车上的人这才常常出了一口气,开始聊起天儿,说起彼此的感受。
“我正煮饺子呢,一听见通知,扔下勺子就跑过来了,”说话的是吴大姐卫生所最老的护士,目前兼任护士长。
“都一样,我家俩小子,昨天睡得晚,我走的时候还在被窝里,也不知这会儿起来没?”
相比较这些拖家带口的女同志,李春兰还算是没有拖累的,爷爷还留在家里,他腿脚利索,照顾家里的羊和狗没有问题。
不知为什么,李春兰有些担心石景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