靠山屯儿的药材之所以卖得快,那是因为被药厂一次性收购了,想要百合快速出手,最好的办法也是找大量需要百合的地方进行售卖。
“百合这个东西吃起来挺慢,普通人家买上一两斤,就够吃十天半个月的,”李春兰微微一笑,显然十分有把握,
“我知道食品厂上马了一个新项目,那是一种点心,名字就叫百合酥!”
老北叔和北光明顿时高兴起来,“春兰你说的对呀,要是食品厂一次性的把百合收走可就太好了,也省得它放坏了!”
百合从地里挖出来就不好储存了,时间长了难免有损耗,所以只要有大量收购,哪怕价格低一点立刻出手也是划算的。
“我明天就去食品厂跑一趟,”今天刚赶到省城,忙到现在已经晚上八九点了,就算是想去谈生意,人家是平常也没有人呀!
第二天李春兰起了个大早,老北叔父子心里有事儿,早早的就收拾整齐在院子里等李春兰了。
三个人一起出门搭上了一辆黄色面包车,很快就赶到了食品厂。
这家食品厂是新开的,以前副食品商店虽然也有点心卖,不过那都是各个商店手工制作,小规模生产,产量也上不去。
这家食品厂就不一样了,据参观过的人说里边的食品都是用流水线生产,味道好不说还干净卫生,只要掌握好配方和原材料就行了。
李春兰来到传达室说明来意,里面的老师傅很是客气,直接就给他们三人指点了厂长的办公室,让他们自己去找厂长谈收购的事项。
工厂并不大,除了几个食品生产车间之外,就只有一栋二层小楼,是厂里的综合性办公室,厂长还有其他人员都在这里办公。
然而厂长并不在办公室里。
一个胖乎乎的中年女人,听说李春兰是来卖百合的,就主动介绍自己,原来她就是这个食品厂的采购员。
李春兰想了想,厂长不在跟采购员谈也是一样的,就带着老北叔父子一起进了采购员的办公室。
采购员很专业,直接就要看样品。
老北书立刻从包里取出百合放在桌上,让采购员看品相。
“这是新生百合呀,这种百合口感不够好,卖不上价钱,”采购员一看就摇起了脑袋。
原来百合是多年生的口感才最好。
李春兰也知道这个情况,就点了点头问采购员,“我们知道新生百合价格会相对便宜,只是不知道贵厂愿意出多少钱收购呢?”
“这种百合我们只能给你每公斤三毛钱,”胖采购员看着和蔼可亲,说出来的话却很无情。
这可跟李春兰了解到的市场行情不一样。
现在正是吃百合的季节,菜市场上零卖的百合,都已经卖到了两块钱左右,就算是批发价要便宜,可是也不至于便宜到这种程度,这连正常售价的零头都不够呀。
就在这一刻,李春兰突然感受到农民的辛苦和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