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看病的气功大师
学校的生活对李凡来讲,是枯燥且乏味的,每天就像打卡上班,不会早到一分钟,也不会多呆一分钟,除了摸鱼就是摸鱼,好在身边的同学老师都挺有趣,也不至于让生活太单调。
算算日子还有半个多月就放寒假,心里充满期待。
又到了周末,放学之后李凡来到游戏厅,他还惦记马大胖这事,找到佟叔问了一下粮库有没有熟人。
佟叔家不愧是是镇里的大家族,哪个部门都有上班的亲戚,也都能说上话,李凡跟佟叔说关照一下几家收粮的人。
一事不烦二主,自己家,小月家,还有马大胖家都给优先安排上,到粮库不用排队都能直接送过去。
回到家之后李凡把这事告诉自己的老爸。
老爸很是诧异,自己儿子什么时候有这个能耐了。
李凡只好解释是佟大阵他们家帮忙找人安排的,这两天有空的时候就找人装车送粮的就行,到哪以后跟门卫说一声自己的名字就能直接进去,不用排队。
有这好事老爸自然高兴,回屋跟媳妇一说,两人就决定赶早不赶晚,尽快办这事。
李凡还特意叮嘱老爸送粮的时候一定要叫上马大胖,自己可是就为了这事才特意求佟叔的,千万不能出纰漏。
老李玉涛皱着眉问道,“叫他家干啥?又没有亲戚,平时跟咱家关系也一般?”
李凡无奈解释道,“爸,你忘了啊,咱们搬家的时候人家马大胖都没用你叫,看到之后主动帮忙搭把手,回头人家饭都没吃一口就走了,上咱们串店吃饭,哪回人家少给一分钱了,在村里跟我玩的也挺好,他挺讲究的。
什么事情不都是讲个礼尚往来么,马大胖人挺好的,是个能处的人,都是一个村的,以后指不定还有用到人家的地方,叫一声也不费劲,反正都打完招呼了。”
李玉涛一听还真是这么个理,“行,这两天我就回家打苞米,完事就叫上他。等有空的时候,叫大阵带着他家人来咱们店里吃饭,挺长时间没看到这小子,还挺想他的。”
“行,抓紧时间啊,送粮的人多,听说过一阵子粮库还要关几天,别耽误事就行。”李凡嘱咐一句就溜回自己的房间。
他怕在呆下去老妈就会抓壮丁让自己哄着弟弟,明天自己还有事呢,可不能让这个小屁孩缠住。
一回到屋里,大姐就说道,“李凡,我可告诉你,明天你那也不许去,我可不看着李成。”
李凡笑嘻嘻地说道,“大姐,见外了不是,这成天麻烦你我都不好意思,哪能让你连个周末都没有呢,放心吧,明天我带着小成玩,保证不麻烦你。”
大姐这才满意的点头,拿出自己心爱的收音机,躺在那里收听节目。
虽然音量很小,但是李凡还是听到,大姐听的是一档情感节目,说的无非就是痴男怨女那点事。
大姐确实年纪不小了,在这个年代,像大姐一样年纪的人基本都已经结婚生子,甚至早一些的现在孩子都好几岁,大姐已经算是大龄剩女。
这要是再农村,妥妥的老姑娘,对象都不好找。
怪不得她发小说给大姐介绍对象,她也不反对,感情自己也偷偷着急呢。
县城除了赵德福以外,自己还真不认识别人,以后有机会真的帮大姐好好物色一个人选,要不就让大姐忙起来,人一忙就没时间想这些。
这几天天气十分恶劣,不是下雪就是北风死命的吹,李凡虽然身体素质好,可若不是有事也是在不愿意出门。
早上他偷偷从家里溜走,一早就登上去往县城的客车。
由于天气的原因,客车严重超时,比平时晚了将近半个小时才出发,一路上也是慢的像是乌龟在爬。
坐车的全都开始抱怨,李凡闭目养神,抱怨有什么用,就这天气条件还有这路况,能通车已经是万幸,现在可没有私家车这个概念,嫌慢,你不坐这车还没有呢。
这时候的客车可没有空调,取暖全靠过道中间的一个大大的排气管子,挨着过道的还能暖和一点,但是脚却不能放到上面,不然几分钟鞋底都能给烫的化掉,离的远了又不行,根本达不到取暖的效果。
有不常坐车的不知道咋回事,鞋烫坏了都不知道,满车都是胶皮的烧焦味道,闻着都呛鼻子,引得坐车人一顿声讨抱怨。
客车的窗户上上了厚厚的一层冰,外面什么情况是一点也看不到。
李凡也是半边身子热乎半边身子冻得够呛,这客车坐的真是冰火两重天。
客车行驶将近一个半小时,还是慢悠悠的晃荡着,有性子急的乘客不停的追问,“还的多久能到啊,就不能开快点,我有事还赶时间呢,真是烦死了。”
有了带头的,自然就有跟风的,一个个都开始再一次抱怨起来。
售票员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妇女,腰间扎着一个打书兜,她也不是个省油的灯,“吵什么吵,不愿意坐车下去,谁也没逼着你们坐,这天能有通车就不错了,还挑三拣四的,有急事,谁不着急,着急有用么?赶着去投胎啊。”
这说话确实挺呛人的,那个带头的三十几岁男子没吱声,他身后坐着的女人却不干了,“你这大姐咋说话的,车开得慢误点了,还不让人抱怨两句啊,一个卖票的有什么了不起的,不知道的还以为你是多大领导呢。”
“我卖票的咋地,说你两句还不愿意,不愿意坐车下去啊,也没人请你上来,也不看看自己那土包子德行,出来丢人现眼。”售票员翻着白眼说道。
女人也不干了,两人争吵起来,男人使劲拉了女人几下,低声说道:“别吵了,再吵也没啥用,一会就到站啦。”
售票员一边说着一边往后凑合,看样子是给这这个大姐一点教训,大姐身边一个淌着哈喇子的小孩不但不害怕还呵呵笑着。
客车上的人都纷纷起来劝架,最后以坐车的大姐不吱声才告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