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地方以前是个厂子,好像是五六十年代大跃进时候建成的炼铁厂,当时搞得非常红火,后来随着这股风潮落下,县城周边也没有铁矿石等东西产出,慢慢就荒废起来。
这块地占地几十亩,在县城一条河边,应该是两千年前后被政府重新规划之后建成一片住宅小区,后来政府也搬迁到这里,这地方一下就成了但是县城最贵最好的小区。
此时只不过是一个废弃工厂,还能看到很多破拍的厂房,有些已经倒塌,里面的机器早就被当成废铁处理掉。
工厂所处的地段正是县城的郊区,院里荒草丛生,还能看到堆积如上的煤渣等东西。
要是能把这块地拿下,那么自己的资金肯定会呈现出爆发式的增长。
随后李凡又把这个想法赶出脑海。
不行啊,不说各种审批手续,所需要的资金就不是小数目,而且等待的周期也太长了,最少还需要五六年时间,才能开发到这里,有这闲钱还不如趁着这个机会首购市中心这两年就要拆迁的老旧小区。
不说别的,就是占地赔偿都不是一笔小数目。
李凡转回市区,看看此时还是一条拥挤的小巷,很多人家门口都贴着出租或者出售的牌子。
这些房子都属于危房,破砖烂瓦,还有不少土坯房。
很多开裂的墙体,无不显示着这里的破旧。
现在西城在搭理开发,有点闲钱的都去那里买房子,现在市里的房价也不贵,只要能把自己家的破房卖掉,再添点钱就能住上小楼。
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热能住上楼的。
不说别的,冬天不用烧火,还能再屋里上厕所,夏天也不用闻着门前臭水沟的味道,也不担心下雨天都出不了门,怎么看都比住在这个小巷子里面强的多。
记忆没错的话,这地方两两年以后就会盖成步行街,一直到后世几十年,这里都是市里最热闹的地方,两边的门市全是各种专卖店,租金更是贵的要死。
只要在这里有两间门市,一辈子不工作,那么在这十八线小县城里面生活,都会吃喝不愁。
李凡深一脚浅一脚的在小巷里穿行,最后停留在中间的一个位置,这里有一个大院,被一家收破烂的租下来,眼里全是堆积成山的废纸壳破塑料等东西,基本连一个下脚的地方都没有。
李凡装作来卖东西的进到院里。
一个五十好几的大婶正在给人家称废纸壳。
看大婶不忙了,李凡这才开口,“大婶,问下你这废铁是怎么收的?”
那大婶看了看李凡,穿戴的干净整洁,两手空空的,就知道这可能是谁家的小孩子来问价的。
“薄铁一毛五,厚铁三毛一斤,你家有多少,要是量大的话可以上门收购!”
李凡笑笑,“没多少,我家的炉子拆了,有几个废弃的炉箅子,估计也就十几斤的样子,我就是来问下,哪天有空我就拿过来卖了。”
大婶只是“哦”的一声,就失去兴趣,开始整理刚收的废纸壳。
李凡没话找话,“大婶,你们家这个院子可真大,我看怎么都有四五十米长,都赶山别人家好几家了。”
那大婶摇头说道,“我哪有这能耐,这可不是我们家,是街道的房子,我是租来的,就是图这地方宽敞,不过也要搬走了,街道不让在这收破烂。”
李凡眼睛一亮,街道的那就好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