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川无比肯定道:“自然是真的!”
虚空大师脸色一沉,向前迈了一大步,几乎与忘川只有咫尺之距,他无比认真的对上忘川的双眼,几乎审问般道:“若是老衲告诉你,你想知道的一切都与你自行封印的记忆有关,你还想知道吗?”
忘川一愣,随即恢复平静。他向后退了一步,对着虚空大师拱手道:“这一点,晚辈早已知道了。”
虚空倒有些意外:“哦?是么?那倒是老衲多虑了?”
“非也,”忘川赶忙打圆场道,“凡事无绝对,您多问一句也是应当的。”
虚空大师笑了笑,没再说什么。
“若无问题,可否请您助我解开这封印?”忘川略带恳求道,“晚辈的封印是源于自己,所以须得借助外力。既然您曾经也是神族,那必然知晓解开封印的方法,此事便劳烦您了。”
“这倒不难。”虚空大师轻松道,“只是老衲从不做亏本买卖。”
忘川笑着承诺道:“如此,便算晚辈欠您一个人情,日后若有需要晚辈帮忙之处,您尽管开口。”
…………………………………………………………………………………………………
傍晚,热烈了一整日的太阳缓缓向西而去,天边泛起了橘红色的光晕,整个天空都被染上了颜色。忽然,正在街上的玩耍的嫣儿被一阵突然而来的强光刺激的闭上了眼睛。她一手捂着自己的眼睛,将手指分开一道细缝,试图寻找着这强光传来的方向。
很快,整个梧桐栖的村民们都被这道不知从何而来的强光吸引到了一处,大家纷纷议论着这强光的源头,忽然,嫣儿惊觉到:“阿娘,那里不是普陀寺吗?”
闻言,众人纷纷避着强光向那方向看去,确实是普陀寺无疑。
“今日有个长得很好看的大哥哥去了那里,该不会是出什么事了吧?”
众人的目光顿时聚焦到了嫣儿身上,尤其是她的母亲,几乎是立刻俯下身问道:“嫣儿,你说什么?谁去了普陀寺?”
嫣儿全然不知这意味着什么,重复道:“就是一个长得很好看的大哥哥呀,我都告诉他那里有怪人了,可他还是朝那里去了。”
闻言,嫣儿母亲慌忙道:“快、快去告诉封婆婆,快去请她来!!!”
普陀寺中,忘川席地而坐,双目紧闭。而虚空大师则位于他的正前方,以掌为刃,割破了自己的手指,以自己的一滴血作为破坏忘川封印的介质,只见那滴血在虚空大师的法术加持下,缓缓进入了忘川额头上的那个印记之中。下一刻,忘川顿时觉得一股业火焚身的灼烧感,自己体质本是极寒,可这烈火焚身的感觉竟如此逼真,仿佛自己快要被这火烧成灰烬。而下一刻,方才的灼烧感已经全无,原本眼前漆黑的一切竟开始慢慢变得清晰,在他彻底迷失前,他看到了苏浅汐笑靥如花的脸。
…………………………………………………………………………………………………
郊外的一条林荫小路上,一个背着书箱的年轻人正在赶路。他仔细算过,还有半年,便是科举之日,自己寒窗苦读这些年,便要在这一日,画上圆满的句号。
这般想着,书生的情绪便愈发高涨起来,脚下的步伐也不自觉的加快了许多。然而还没走几步,许是想事情太过入神,他全然未曾注意到一旁树丛中的动静。结果下一刻,他眼前一黑,便被一个不知名的东西撞到在地。
他揉了揉吃痛的脑袋,看到散落一地的书和被摔散架的书箱,心疼不已。全然不顾自己腿上传来的阵阵痛感,手脚同时上阵,一点一点的挪了过去。这书箱可是他攒了好些时候的银钱,又跟摊主墨迹了半天才好不容易买下的。可眼下,已然成了一堆竹子。
他心疼不已,甚至完全忽略了自己刚才是被什么东西给撞倒在地的。他小心翼翼的将散落一地的书本一一捡起,又用袖子掸去了上面的泥土,紧紧抱在了怀里。
这可是他的命啊,幸好未曾损坏,否则他都不知道该怎么跟过世的父母亲交代。
直到头顶上传来一个声音,他才反应过来,原来跌倒的不止他一个人。
“你没事吧?”
他抬眼望去,是个眼睛十分清澈干净的姑娘,正对自己伸着手。他一愣,赶忙连滚带爬的从地上站了起来,慌乱的拍了拍身上的尘土,整了整衣摆,回道:“没事。”
不知怎地,二人的目光不约而同的落在了那个被摔坏的书箱上面。书生有些窘迫,而那姑娘则面露愧色。
“真是对不住,”她十分抱歉道,“我......初来此地,实在不知该往何处去,迷迷糊糊就进了树林,方才觉得有些饿,便想摘些果子,谁知树枝竟断了,我便从山坡上滚下来了......”她顿了顿,继续道:“你这竹篮......应该是已经坏了,不如你带我走出去,我赔你一个新的可好?”
书生并未认真的听她在讲什么,而是陷入了她说话时的一颦一笑中。这姑娘一身白衣,容貌超群,举手投足间都透着一股灵气,就像是戏馆子里说书人口中的仙女一般。书生从未想到过世上竟真有如此佳人,心道古人所言竟是真的。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说的便是此等绝色佳人吧。
那姑娘见他半天没有反应,只是眼睛一动不动的盯着自己,心道该不会是摔坏了哪里,赶忙伸手在他面前晃了晃。书生回过神,后知后觉自己方才的实力行为,连着倒退了几步,拱手道歉:“姑娘实在抱歉,是在下失礼了。”
那姑娘却满不在乎道:“我还以为你摔傻了呢!哈哈哈哈......”
她这一笑,让方才清醒的书生再次愣住了神。
“对了,我还不知你叫什么名字呢!”那姑娘笑了笑,“我姓白,单名一个华字,我阿爹都唤我小白。你呢?”
书生赶忙答道:“在下三川。”
白华默默念了几遍,道:“既如此,那我们就算是认识了,你带我离开这里,等到了城里,我便赔给你一个新的竹篮,可好?”
三川低着头,默默点了两下。便转身向着城中走去,一路上,白华都紧紧跟在他身后,可他却连回头看一眼的勇气也没有。因为他知道,从第一眼见到这个姑娘时,一切都变得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