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要查?”万夫人有些狐疑地看向秋仁,“我听颜华说,我家公爷已经调查清楚,河西王并没有谋反,奏报也已经六百里加急送到了御前。为什么还要查?”忽然,她想到了什么,有些担心地说:“难道皇上如今已经不信任我们公爷了?”
秋仁连忙安慰道:“夫人别担心,皇上应该还是相信成周公的。我以为,皇上密旨让镇西将军查的并不是河西王是否谋反。而是是谁做出了河西王谋反的假象,是谁杀了皇上派去姑臧城暗访的中曹吏,以及后来从仇尼道盛府里搜出的的那些书信又是出自谁的手笔。”
万夫人缓缓地点头道:“这倒的确是该查清楚的。若不是被人陷害,太子也不会这样英年早逝。唉,皇家子弟,同室操戈,相煎何太急?你以为会是谁?”
秋仁犹豫了片刻,道:“那人出手十分隐秘,收拾得也很干净。我虽略有些怀疑,但没有实证也不好胡乱指认。太子已薨,虽然必须要为太子洗刷污名,但这倒也不是什么十万火急之事,可以徐徐图之。”
万夫人敏锐地听出秋仁话中之意,追问:“那现在什么事是十万火急的?”
“我担心镇西将军再查河西王案可能会对成周公府不利。”
“这是为什么?”万夫人十分惊讶。
尉迟秋仁道:“倒不是说镇西将军会主动对成周公不利。我只是担心这件事的主谋为了自保,会在镇西将军身上下功夫,篡改调查结果。如果镇西将军上奏的结果是河西王确有谋逆之举,只怕成周公就会成为隐匿不报的谋逆同党。”
万夫人有些不敢相信:“不会吧?公爷早年间曾在已故宣王,当年的安南将军麾下效力,得到故宣王的赏识和提拔,与如今的镇西将军杜元宝也算得上是袍泽,多少有些交情。杜元宝虽然不如其父那般刚烈,但也还算得上是个正直的人。应该不会平白地颠倒是非吧?”
尉迟秋仁冷笑一声道:“如今这个世道,面对威逼利诱有几个人能安之若素?”
万夫人略有些不赞同地说:“杜元宝的父亲和伯父都曾因军功封王,杜氏一门在朝中甚有声望,也得皇室器重信任。杜元宝虽然军功不及其父辈,但早晚也是能封爵的。只怕并没有什么利能诱得了他。要说威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