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书轩hbcjlp.com

繁体版 简体版
聚书轩 > 军史小说 > 大唐称心 > 第一百四十七章 情商拉满的李积

第一百四十七章 情商拉满的李积(1 / 2)

 推荐阅读: 今天程直男作死了吗 耀世麟王 纽带奈克瑟斯 娱乐没有圈:重生影后,狠嚣张 神医天婿 小皇叔的媳妇野又凶 垂钓之圣 相踏欢 重生后男神对我告白了 超次元遗迹
最新网址:hbcjlp.com

对于徐世积和徐震的到来,其实罗逸是有些没想到的,主要来说的话,罗逸来到大唐是最早和徐震打好的关系,因此二人此时一见面就来了个兄弟之间的拥抱。

尤其是罗逸一眼看出徐震这些时日又精壮了许多,肯定是没少被自己的父亲徐世积锻炼。

毕竟再过不久,大唐可是有仗要打了,而徐震那时可是要随李承乾和李泰亲征的。

而徐世积对于自己的儿子和未来驸马罗逸关系这么好,心里也很高兴。

罗逸知道徐世积是老狐狸,从他被赐姓为“李”就能看得出,这个人其实是情商非常高的家伙。

但这样的老狐狸,倒是不让罗逸觉得讨厌。相反,他们两人其实是有些像的。那就是都和长孙无忌不对付。

当然现在的李积自然是不可能对长孙无忌表现敌意的。

要是说起李积,那还得从他与长孙无忌还有褚遂良的恩怨说起了。

李积为人忠义,爱惜人才,顾念旧情,这点从他对李密、单雄信的态度,就可见一斑。而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联手结盟,成为唐高宗时期的权臣,打压朝中其他势力,其中就伤害了李积的故友和同僚,威胁到了皇权,李积对他们两人心中早就不满,只是在唐太宗时期隐忍不发而已,最终趁着唐高宗“废王立武”之际,借机反击长孙无忌和褚遂良。

那么李积为何恨长孙无忌和褚遂良呢?

第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结盟。

长孙无忌和褚遂良联手结成同盟,始于贞观十七年皇太子李承乾被废之后。褚遂良与长孙无忌结盟,原因在于自保。在皇太子李承乾被废之后,褚遂良处境非常险峻,这是很多学者没有留意到的。此前太子李承乾与魏王李泰相争,褚遂良、魏徵等人深为忧虑,不断进谏提醒唐太宗。

贞观十六年正月,由魏王李泰主编的《括地志》完稿,唐太宗非常高兴,大肆赏赐李泰,数量之多甚至超过了太子的规格,于是唐太宗干脆下诏取消了太子出用库物的限制。

褚遂良上疏,以为:“庶子虽爱,不得逾嫡。”“今魏王新出阁,宜示以礼则,训以谦俭,乃为良器,此所谓‘圣人之教不肃而成’者也。”唐太宗又令李泰徙居武德殿。魏徵也认为不妥,上疏劝阻,唐太宗听后醒悟,“遽遣泰归第。”但是此后情况并没有改善,使得褚遂良再次进谏。

褚遂良等人之所以提出“太子、诸王宜有定分”,是他们清楚地意识到唐太宗偏宠魏王李泰,对皇太子李承乾的地位产生了冲击,这对唐朝皇位继承将造成不利影响。

事实上,太子李承乾之所以谋反,与唐太宗此举密切相关,正如褚遂良所说:“陛下日者既立承乾为太子,复宠魏王,礼秩过于承乾,以成今日之祸。”

褚遂良如此费心地维护太子李承乾的地位,实际上是得罪了魏王李泰。但是褚遂良却万万没想到李承乾竟然会谋反,这样一来,按照继承顺序重立新的皇太子,则非李泰莫属。

这个局面,使褚遂良顿时陷入尴尬的困境。褚遂良担心一旦李泰继承皇位,会因为自己以前的进谏而遭到李泰的报复,即使不诛杀他,也会将其驱逐出权力中心,使其边缘化。这意味着褚遂良未来的政治生命终结。李泰早有夺取储位之意,当看到李承乾被废,感到千载难逢,为了实现自己的目的,利令智昏,竟然向唐太宗提出杀死自己唯一的儿子,让弟弟李治在自己死后接替皇位。如此不近人情的一番荒唐话,竟然感动了方寸大乱的唐太宗。

而褚遂良一听此言,却惊惧不已,“杀子而立弟,非人情也”,如果李泰对自己儿子都能够狠心下手,对褚遂良又会有什么顾忌?一旦李泰被立为皇太子,自己未来的处境将会十分危险。但是,从唐太宗转述李泰的这句话,却让褚遂良敏锐地找到自己脱困的良机。他意识到于公于私,都必须立即进谏,他说:“安有陛下万岁后,魏王据天下,肯杀其爱子,传位晋王者乎?”一针见血地指出了李泰一旦继承皇位,有可能会放弃承诺,诛杀弟弟李治。

通过指出李治面临的危险,提醒唐太宗慎重考虑皇太子的人选。

对于褚遂良而言,只要不立魏王李泰,无论是立嫡安排晋王李治,还是立长安排吴王李恪,都不是问题。

唐太宗听后,立刻明白了“泰立,则承乾与治皆不全;治立,则承乾与泰皆无恙。”与此同时,长孙无忌也劝唐太宗立仁厚的李治为皇太子。因为李泰虽然也是长孙无忌的亲外甥,但是李泰能够成功主编《括地志》,说明魏王府如同当年的秦王府一样,人才济济,李泰不必依赖、倚重舅舅长孙无忌。

而李治以前从来没有被唐太宗考虑为接班人,没有为其配备足够的人才,他必然会依赖舅舅长孙无忌。长孙无忌在很长一段时间因为妹妹长孙皇后的反对,没有担任唐太宗早期的具体行政长官,只是任司空、司徒等三公虚职。

此时皇太子重立,是一个极为难得的机会,长孙无忌可借此重返政治舞台,掌控实权和行政资源。在权衡利弊后,为了儿子们的生命安全,唐太宗决定立懦弱的晋王李治为皇太子,并得到了长孙无忌、房玄龄、李积、褚遂良等大臣的支持。

褚遂良也因此成功脱离了困境。唐太宗立太子时,只是与四位大臣私下商量,《新唐书》:“即诏长孙无忌、房玄龄、李积与遂良等定策立晋王为皇太子。”除了褚遂良之外,其他三人都是凌烟阁功臣,褚遂良此时地位不高,之所以能够跻身其中,主要的原因是他最早、最坚决地主张立李治为皇太子。

因此唐太宗对他极为信任,将他列为密商重臣。李治为皇太子后,唐太宗任命长孙无忌为太子太师。

贞观二十二年,唐太宗又任命长孙无忌为检校中书令,并主持尚书省、门下省事务,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笔者推测,正是贞观十七年重立太子事,使褚遂良与长孙无忌结成了利益共同体,相互支持,从此之后,两人联手逐渐形成强大的势力,长期把持朝政。

那么第二点,就是因为有曾被褚遂良、长孙无忌伤害的李积故友。第一个自然是我们前面提到的魏征。

章节错误,点此举报(免注册),举报后维护人员会在两分钟内校正章节内容,请耐心等待,并刷新页面。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