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至此进入最高潮,如同火流星一般划过大气层的卫星舱,被剧烈撕扯解体的太阳能电池板,可以肉眼看见越来越大越来越接近的云层、山脉、河流、大海,最后关头放出来的降落伞,女主终于安全的降落在蓝色星球的海里,回到重新充满地心引力的世界。
最后的镜头里锐恩如同涅盘的凤凰一样,虚弱而坚定的站在岸边,凝望着天边几道其他碎片化成的流星轨迹,剧终。
无法用多余的言语来形容这个故事带给我的震撼和感悟,只能感谢导演和演员,用几近身临其境的高超技巧,用最沉默但最有说服力的叙事方式,带领我们经历了一场太空灾难,一场从新奇到慌乱到绝望到希望的蜕变。
五星无误,极度推荐。”
影评人韩启龙在微博上写道:“《地心引力》无论在技术上还是艺术上都达到电影还没有到过的地方。
好像人拥有地星最尖端科技的航天器一样,浮漂在常人难以企及的太空。
电影格调高雅脱俗,在惊心动魄的故事中,主人公们不哭不闹不吹牛不上吊,但却真实的展现了人类浪漫精神的本质。
对死亡的恐惧与坦然,对自然的敬畏跟感恩,以及对生活又爱又恨的感情,被演员的浑然天成表演中自然的流趟出来,在一个险象环生的大空的中创造了古老诗歌般的从容美感。
它像人类有史以来的其它伟大而经典的艺术作品一样,简洁而准确的击穿了观众的心灵,给人一种如获重生的观影感觉,拥有着宗教一般的魅力。
对于电影的创作者们而言,《地心引力》令人感到沉默。因为它击碎了所有哄骗观众的谎言,只能徒劳的感叹,我们的想象力还没有美到那种境界。
在技术上讲,除了新一代强大的渲染跟光影着色技术之外,《地心引力》是技术PreViz的完美运用,可以说这部电影不是人拍的,是软件根据导演镜头设计控制机器人拍的。在机器人技术支持下,技术PreViz终于释放它的全部威力。
在导演的指挥下,机器人跟软件全面接管镜头跟灯光控制,演员沦为机器的玩物。能真实再现各种光影的渲染器加上能控制任何光影的机器人系统,仿佛也帮助导演摆脱了重力了限制,拥有了实现各种想象力的自由。
如果说片中有瑕疵的话,就是片中的航天器脆弱得不合逻辑。这一点其实是很有意思事,首先,对于大空中的危险,片子还是很真实的。
航天器的安全其实是建立在航天工程师们难以想象的心血之上。并非生命在空间中不脆弱,只是人类实际的努力付出的要比平常人想象得多得多。由此可以一窥华夏的航天工程师们有多么了不起。
无法充份理解并赞美自己的英雄,是一个民族的悲哀和文化耻辱。
但看过《地心引力》之后,不禁感叹,当华夏工程师们己经把真正的航天器送进太空,飞了几个来回时,一些不学无术的电影人还玩不转3D,连造假都造不出来。
不禁就想,究意这些人的脑子跟灵魂里有多少思想跟精神是值得表达的,值得成千上万的人花钱去看呢?
可以预见《地心引力》之后,华夏的电影圈少不了还要开许多研讨会。
各路专家纷纷发表己见,分析了当前电影产业经验跟市场的发展趋势,最后得出在华夏市场票房超过北美的大环境下,国产电影技术将逐步并最终超过好莱坞这一极具有远见重要结论,也可能为了满足观众的爱国热情跟国家赶超欧美的愿望,山寨几部圈点钱,弄点山寨版的《地心引力》大片。
但大腕们依旧不会去研究等角采样降噪,解反向几何约束及bishop平动作标运算,或是研究机器人控制脚本编译器。
因为这不是文化精英这些高层次人才负责的事情。他们的最主要责任在于从没有价值的作品中挖掘出巨大的商业意义与市场价值来,而不是学习技术和培养人才。”
很多观看完电影的影评人,回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发表观影感受,向大家分享自己那激动不已的心情。
而才刚刚开放的电影评分,《地心引力》就飙到了可怕的9.6分。
当然之后电影的评分会逐渐降下去,不过9.6分,还是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陈永仁的这部电影,似乎又是一部太空神片,此时此刻,各种各样盛赞电影的影评也陆陆续续出炉。
有一些不怕剧透风险的观众,第一时间上网观看这些影评人对电影的评价,看完后对这部电影更加的期待了,特别是零点场的观众。
在首映式结束后不久,这些观众还不忘刷刷微博,看看各大网站上这些第一时间观看电影的人,对电影的点评。
伴随着十号零点的到来,《地心引力》也开始全世界同步上映了…